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亳城县

亳城县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白水县置,为邵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三年 (607) 改为垣县。义宁元年 (617) 另置亳城县,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四十五里上亳城村。唐武德元年 (618) 属邵州,五年 (622) 废。


古县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改白水县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属邵郡。隋初改属邵州,大业初改为垣县。义宁元年(617年)另置亳城县,治今垣曲县上亳村。属邵原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属邵州,五年省。


猜你喜欢

  • 河南府

    唐开元元年 (713) 改洛州置,治所在洛阳、河南二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及洛宁、渑池等县以东,新密、巩义二市以西伊、洛、河流域。金兴定初改为金昌府。元改为河南府路。明改为河南府。

  • 桶盘屿

    ①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 卷3: 桶盘屿 “屿上一石大三丈余,周围皆圆如桶盘,故名”。②在今台湾省基隆市基隆港东岸北侧。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2: 桶盘屿 “在鸡笼

  • 汉塘

    即今浙江嘉兴市至平湖市之嘉兴塘。亦名平湖塘。《新唐书·地理志》 苏州海盐县:“西北六十里有汉塘,大和七年开。”

  • 珠官郡

    三国吴黄武七年 (228) 改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玉林、横县以西南地及广东廉江县地。孙亮时复为合浦郡。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年)以合浦郡改名,

  • 小华山

    即少华山。在今陕西华县东南。与华山(太华)峰势相连,而山峰稍低。《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又西八十里, 曰小华之山”。郭璞注:“即少华山。”(1)古山名。又称少华山。在今陕西省华县东南。与华山(太

  • 宋村镇

    一作宋邨。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1:“宋建炎四年,牛皋邀败金人于宋村。”即此。在山东省文登市南部。面积135.1平方千米。人口4.37万。镇人民政府驻宋村,人口1.5万。元初,宋

  • 浊城

    一名蜀城。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续汉书·郡国志》 颍川郡长社县: “有蜀城。” 《水经·潩水注》: 皇陂 “北对鸡鸣城,即长社县之浊城也”。

  • 侯马晋国遗址

    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汾、浍两河交汇地。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旧址。古城已圮,仅存宫殿台基残迹。1956年开始在此进行大规模的探查与发掘,发现两组古城遗址,早期有白店古城址,晚期有平望、牛村、台神、马庄

  • 大凉山

    亦名凉山。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为大雪山之分支,金沙江与马边河的分水岭。呈南—北走向,海拔2000—4500米。以黄茅埂为界,西为大凉山,东为小凉山,总名曰凉山。《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凉

  • 怀仁堡

    明永乐九年(1411)筑。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南。《清一统志·大同府》:怀仁堡“在大同县西南八十里, 周三百五十五丈八尺,濠深一丈七尺”。明永乐九年(1411年)置,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属大同府。清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