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山
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十里。《寰宇记》卷165引《岭表录》云:“象州武仙县, 旧有神仙集众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 皆有仙人换骨函在。”《元丰九域志》卷9:武仙县“有仙人山”。
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十里。《寰宇记》卷165引《岭表录》云:“象州武仙县, 旧有神仙集众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 皆有仙人换骨函在。”《元丰九域志》卷9:武仙县“有仙人山”。
①一名连云峪。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十五里,大青河口外。《明史·地理志》 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②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连云山“有大、小二山,小连云山延袤数十里……迤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九十里,南接怀宁县界。古为安庆通往庐州的孔道。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 1 《乡镇》: 罗家岭 “距棕阳四十里”。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五十里广福镇 (旧名铜山寺)。《新唐书· 地理志》 梓州铜山县: “南可象山,西北私镕山,皆产铜,贞观二十三年置铸钱官。”上元三年 (67
一作胡厢城。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胡襄镇。《归德閤郡公纪统办归陈团练署太康县祝公事实略》: 咸丰三年 (1853) 六月,“往胡襄城拿大捻头刘凤翥、高凤舞等”。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水经·汾水注》: 洛阴水 “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唐武德七年 (624) 置罗阴县于此。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上林县: “宝水在县西南十五里。有陂堰可溉田。”
①即今广东清新县东北高田镇。清设高田汛。②即今广西阳朔县西南五十里高田乡。民国 《阳朔县志》 卷1: “南上区高田墟,旧名军屯墟。”
简称弋江。即今江西弋阳县境之信江。《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弋阳江在“县东二十里。其上流即上饶江也。又西弋溪流合焉。《志》云,弋溪源出灵山,西流合葛溪。曰弋者,以水形横斜似弋也。又西南会于上饶江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保卫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毒蛇滩。1947年改名保卫暗沙。
在今江西崇仁县东。《方舆纪要》卷54抚州府崇仁县:红旗岭“在县东三十五里。峰上有三叠如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