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伏狮山

伏狮山

在今福建尤溪县北。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伏狮山“在尤溪县治北。状如伏狮,为县之镇山”。


猜你喜欢

  • 盐贩泽

    即今山西运城市南之盐地。《山海经·北次三经》: “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

  • 沐川镇

    元置,属犍为县。即今四川沐川县。明于此置沐川州。

  • 廖场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廖家镇。清光绪《崇庆州志》 卷3: 廖家场 “滨黑石河北岸,烟火数百家”。

  • 草皮街

    即太和街。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振太乡 (太和街)。

  • 冷溪

    ①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南。《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由栖鸡五里至冷溪。”清设冷溪(碛)汛。《清一统志·四川统部》:峨边营经制外委一员驻“冷碛”。民国《峨边县志》卷2:冷碛关

  • 定廉山

    在今四川理县北。《元和志》 卷32盐溪县: 定廉山 “在县东一十里”。《寰宇记》 卷78保宁县: 定廉山 “在县东十里。定廉水、盐溪皆出其阳”。《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定廉山在 “州东南四十五里,

  • 白石河

    在今陕西白河县西南。《清一统志·兴安府一》:白石河“源出县南一百二十里南竹山,东北流去县一里入汉。亦名大白石水。又小白石河,在县东南九十里。源出申公岭,北流入白石河”。白河县以此名。

  • 混元河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三道河子,为阿什河支流。由头道、二道、三道、四道诸河总汇而成,故名。《清史稿·地理志》 双城府: “东: 阿什河自宾州缘界,合混元河。”

  • 渭门砦

    宋置,在今陕西洋县东一百二十里。清于此置渭门镇。

  • 觉木宗

    又作觉莫、觉母、觉穆、足木宗、角木宗。治所在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足木。“觉木”,藏语意为神母。即“足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