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佷山

佷山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八十里。《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章武二年 (222),汉昭烈帝 “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即此。


猜你喜欢

  • 凉淀

    亦作凉陉、凉泾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 “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

  • 直河关

    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直河乡。《方舆纪要》卷77钟祥县 “塘港关” 条下: “府西北十五里有直河关。今亦名池河关。……有官兵戍守。”

  • 建西县

    1946年9月由喀喇沁右翼旗析置,治锦山镇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1947年11 月改为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1949年3月改名喀喇沁旗。旧县名。1964年以南平市和建瓯、顺昌二县各一部分设置。治

  •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改龙平县置,属昭州。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宋史· 兵志六》:昭州有昭平砦,县以砦名。南宋淳熙六年 (1179)复名龙平县。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1385)省入平乐县,

  • 钦州千户所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百户所,属廉州卫。治所在州城内 (今广西钦州市)。二十八年(1395) 升为千户所。后废。

  • 盘盆河

    在今安徽砀山县附近。《方舆纪要》 卷25砀山县 “龙扒沟” 条: “又有盘盆河,万历二十五年河臣杨 一魁议,空砀山之地,北导李吉口下浊河,南存徐溪口下符离,中存盘盆河下小浮桥,三河并存,南北相去五十里

  • 湘西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属衡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南朝宋为衡阳郡治。隋改名衡山县。古县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湘南县置,以在湘水之西得名。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属衡阳郡。南朝为衡阳

  • 南龛寺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二里南龛山顶。寺以山名。始建于南北朝梁陈间,唐代改为光福寺。《舆地纪胜》 卷187巴州: 唐古佛龛石刻 “在城南二里。有大书石刻载唐乾元三年山南西道严式奏: 臣顷牧巴州,其州南一里有古

  • 上海浦

    宋人郏亶《水利书》记松江南岸有大浦一十八条,其中有上海浦、下海浦。约在今黄浦江西岸十六铺附近。上海镇初设时濒上海浦,故以为名。

  • 左城

    亦称左人城。在今河北唐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北魏“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即此。又作左人城。在今河北省唐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