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常冢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麓。《越绝书》卷8载:“木客大冢者,句践父允常冢也,初徙瑯琊,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故曰木客。去县十五里。”《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径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客村。耆彦云,句践使工人伐荣楯,欲以献吴,久不得归,工人忧思,作木客吟,后人因以名地。句践都琅邪,欲移允常冢,冢中生分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句践谓不欲,遂止。”木客村今称木栅,在城南会稽山麓。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麓。《越绝书》卷8载:“木客大冢者,句践父允常冢也,初徙瑯琊,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故曰木客。去县十五里。”《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径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客村。耆彦云,句践使工人伐荣楯,欲以献吴,久不得归,工人忧思,作木客吟,后人因以名地。句践都琅邪,欲移允常冢,冢中生分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句践谓不欲,遂止。”木客村今称木栅,在城南会稽山麓。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六十五里楠木铺乡。元置巡司于此。明初废。
在今河北高邑县南。《方舆纪要》卷14高邑县:千秋台在“县南二里。稍西北有观星台,又有将台,皆高耸可登玩。李氏曰:三台冈阜相连,好事者为之名也”。
清置,属清丰县。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三十四里。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公庙沟口汉代城堡。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西安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鄣安矣。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
1941年八路军359旅曾在此屯垦。1946年7月陕甘宁边区由原南泥湾垦区及延安县金盆区和固临县临镇区合置县级南泥湾垦区,治南泥湾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南泥湾)。1948年撤销。
西晋永嘉末置,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城。北魏属永安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平寇县。古县名。西晋永嘉年间置,治今山西省静乐县。属新兴郡。北魏初属永安郡,后废。《魏书·地形志》永安郡平寇县:“(太平)真
在今河北威县北。《资治通鉴》: 唐兴元元年(784),朱滔攻贝州,成德帅王武浚、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距贝州三十里,“武俊遣其兵马使赵琳将五百骑伏于桑林”。胡三省注: “桑林之地在经城 (今威县北五十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溧阳州置,属建康府。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十六年 (1279) 改为溧阳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溧阳州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属建康路(后改为集庆路)。十六年改为路。
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管头镇。清《畿辅舆地全图》 易州图: 西南有南管头村。民国有县佐驻此。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南杨柏乡。清道光《通江县志》卷2:杨柏河“离城六十里。与巴州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