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岳楼

光岳楼

在今山东聊城市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1374)以修城余料建。初名余木楼,后改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改名光岳楼。台基为砖石结构,高9米,占地1238平方米。楼为木构建筑,四层五间,高24米,歇山十字脊顶,四面斗拱飞檐,并有回廊相通,表现了宋、元向明、清建筑过渡的风格。楼内有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瑛”碑、乾隆帝诗刻、历次重修碑记和嵌壁石刻二十余方。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东省聊城市旧城十字街心。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用作瞭敌望远,报时报警。因取材于修城剩余木料,初名余木楼或鼓楼。曾改名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年)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易今名。楼基砖砌,为十字穿洞方台,高9米。楼身为四重歇山十字栱木结构正方形楼阁,四层五间,高24米,四面斗栱飞檐,并有回廊相通,表现了宋元向明清建筑过渡的风格。楼通高33米,高楼冲汉凌霄,为聊城的象征。存有清康熙帝御书匾额和乾隆帝诗刻,以及历次重修碑记、石刻。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龙山门

    ①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今浙江杭州市)南门。北宋改利涉门,南宋改嘉会门。②即江陵城(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门安澜门。《方舆纪要》卷78荆州府:江陵城“西门旧名龙山”。

  • 陂里勒克

    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叶尔羌河北岸伊力克一带。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八札塔拉)九十里至苏合外提与星峡阿格嘴会。九十里至陂里勒克一带,草盛薪足。”

  • 建德县

    ①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分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七年 (228) 属吴郡。南朝梁属东阳郡。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 (589) 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

  • 济噶苏城

    明末清初古城,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南康斯坦丁诺夫卡稍西。清西清 《黑龙江外记》 卷2:“黑龙江城东五十里有济噶苏城。” 后废。

  • 大同镇

    ①明九边之一,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防区相当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晋、冀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明初在此置卫屯田。永乐中放弃兴和所后,成为京师西北门户。②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西南大同镇。旧属肇州。民国《

  • 周口市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商水县析置,治周家口 (今河南周口市)。在河南省东部。面积1.19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48平方千米)。人口 1074.7 万(市辖区36.7万)。辖川汇区和商水、西华、淮阳、

  • 庙儿驿

    清光绪年间置,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南庙儿沟镇。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0塔城厅: 庙儿驿“旧名乌图布拉克台”。

  • 洪涛山

    ①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朔平府》: 洪涛山 “在朔州马邑乡西北十里,桑干水出焉”。②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洪涛山在 “县东北四十里。山高广,每大雨,则水下流

  • 采 (採) 掠山

    在今山西大同县北。《金史·地理志》: 白登县有采掠山。《清一统志·大同府》 引《旧志》: 采掠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采药山。其山多产药材”。

  • 高平山

    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水经·泗水注》:“泗水南径高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其山最高顶上方平,故谓之高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