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明岩

光明岩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巳申后,不若归舍, 明日复来,逡巡,忽云出岩下傍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7峨眉县:光明岩“在峨眉山顶,铁瓦殿后,天生桥侧。一名睹佛台,又名光相台”。


猜你喜欢

  • 连口

    即涟口(涟水入淮之口)。今江苏涟水县。《魏书·高祖纪上》:太和四年(480),数路军南侵,“将军元泰二将出连口”。即“涟口”。

  • 崇龛镇

    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崇龛县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民国 《潼南县志》 卷2: 崇龛镇在 “县西南六十里。一名漏孔场”。在重庆市潼南县西部。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4.9万。

  • 金带铺

    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金带乡。清光绪 《资州志》 卷12: 金带铺在 “州北四十里”。

  • 铜佛寺

    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铜佛寺镇。旧属延吉县。为入吉林省会吉林市大道,天图铁路经此。《清史稿·地理志》 延吉府: 官商路,“西铜佛寺达敦化”。集镇名。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濒布尔哈通河。属老头沟镇。清光绪十

  • 萨里河

    亦作萨里川、萨阿里客额儿。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元史·太祖纪》: “时帝麾下搠只别居萨里河。札木合部人秃台察儿居玉律哥泉,时欲相侵凌,掠萨里河牧马以去。”

  • 永济渠

    ①隋大业四年(608)开凿。《隋书·炀帝纪》:“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长二千余里。故道自今河南武陟县沁水东岸至卫辉市一段用沁水支流,

  • 龙口河

    一名饶河。即今安徽东至县南境龙泉河。《清一统志·池州府一》:饶河“一名龙口河,在建德县南九十里。其源有三,至县南百里,汇为昭潭,合为龙口河。迤入江西饶州府之独山湖”。

  • 宁远安抚司

    五代后蜀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元改为宣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改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 西冉州

    唐贞观六年(632)以徼外敛才羌地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九年(635)改为冉州。

  • 河董城

    辽置,为辽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中游北岸。《辽史·地理志》:“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