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江县
北宋置,属羁縻智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后废。
古县名。北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属智州。后废。
北宋置,属羁縻智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后废。
古县名。北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属智州。后废。
亦作扶南。指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一带。《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乌浒、狼㬻,夫南、西屠。”刘逵引《异物志》注:“夫南特有才巧,不与众同。”
即娄林。在今安徽泗县东北。《左传·僖公十四年》: “楚人败徐于娄林。” 杜注: “僮县东南有娄亭。” 即此。
东晋永和八年(352)以三蜀流民置,属益州。治所在广都县(今四川双流县)。北周废。东晋永和中置,治广都县(今四川双流县)。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双流、新津等县地。北周时废。
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即今湖北京山县。后徙治今湖北仙桃市西北。西晋属竟陵郡。西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京山县。属江夏郡。西魏废。
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云南瑞丽市。元改麓川路。
即今洱海。在云南西部,大理市东。汉至南朝称叶榆泽。《汉书·地理志》 叶榆县:“叶榆泽在东。”
1935年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951年撤销,1956年复置。改为巴马瑶族自治县。旧县名。1934年析百色、凤山、恩隆三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1953年撤
即北硖山。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六十里,与舒城县接界。《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黄武七年(228),曹休率众入皖,“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大荆镇。《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岭店驿 “在县东北九十里。元置大荆驿,其地有大荆山也。明初改今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 废。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南寒葱沟。1936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一次伏击战,击毙日伪军二百六十余人,俘二百七十余人,缴获大量枪、炮及电台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