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陵县

兰陵县

①战国楚置,治所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秦属东海郡,南朝宋省入丞县。北魏复置,属兰陵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徐州。大业初又废。

②东晋太兴初侨置,为兰陵侨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万绥镇。南朝宋为南兰陵郡治。梁移治今江苏丹阳市东。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曲阿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兰陵城,“《志》云:府城西北六十里为千秋乡之万岁镇。今名阜通镇。有古青城,城南为圆坛,西为方坛,盖萧齐篡位后,以兰陵为其汤沐邑,因置此为郊祀之所。稍西南即兰陵城也”。

③隋大业初改丞县置,属彭城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峄城镇西北一里。唐武德四年(621)复改丞县。别置兰陵县于今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属鄫州。贞观元年(627)省入丞县。金明昌六年(1195)改丞县复置,属邳州。治所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旧峄县。兴定中为峄州治。元至元二年(1336)省入峄州。

④1947年革命根据地由山东临沂、峄县及江苏邳县析置(原兰西办事处旧地)。治所在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1949年迁治台儿庄(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台儿庄)。1953年撤销。


(1)古县名。(1)战国楚置,治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即此。后屡有废复,隋大业初废。(2)东晋元帝大兴初侨置,治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万绥镇。南朝梁废。(3)南朝梁武帝时改武进县置,治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北。属南兰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曲阿县。(4)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来安县境。北齐废。(5)隋大业初改氶县置,治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镇。属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名氶县。金明昌六年(1195年)又改兰陵县。贞祐末移治今枣庄市峄城镇南,兴定中为峄州治所。蒙古还治今峄城镇。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峄州。(2)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5月由峄县、滕县、铜山县、邳县分设兰陵办事处。同年8月改设兰陵县。1945年撤销,并入峄县。1949年复设兰陵县,治今枣庄市台儿庄区。1953年撤销,划归峄县和苍山县。


猜你喜欢

  • 姜麽戍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三十里佑君镇附近。北周及隋为可泉县治所。《旧唐书·地理志》 西泸县: “梁置可泉县,隋治姜麽戍。武德七年移于今。天宝末改为西泸。” 《元和志》 卷32巂州: “姜麽戍在西泸县西南三里

  • 路头山

    一名漏头山。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76黄梅县: 漏头山 “平旷可屯兵。宋末侨置县于中洲,即此”。

  • 团湖坪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安仁县:团湖坪“在县北。宋末张孝忠与蒙古战于此,力竭死之”。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南团湖山下。南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

  • 冷泉

    ①在今山西闻喜县东。《方舆纪要》卷41闻喜县:冷泉“在县东四十里。又有温泉,一出县东南胡村, 一出官庄村,俱引渠灌田, 流入涑水”。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白居易《冷泉亭记》:“夏之夜

  • 海门寨

    北宋置,属潮阳县。即今广东潮阳市南海门镇。即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南海门镇。北宋属潮阳县。

  • 龙鹄

    即龙涸。在今四川松潘县。《魏书·穆亮传》:高祖时,“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率骑三万,次于龙鹄,击走吐谷浑”。即此。即龙涸(《宋书·吐谷浑传》)。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资治通鉴》:南朝齐永明三年(485

  • 劳村江

    即今贵州荔波县东之樟江。《清一统志·都匀府》:劳村江“在荔波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有三源:一出自县西水岩山;一出自县北烂土司,至县东南合流。一出自县东北黑瑶洞,亦流入焉。又东南径思恩入河池州界,为金城江”

  • 曲水桥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曲水桥“在府(治今临江镇)北三十里,接高安县界。有曲水公馆。水旧自西北来,折而东北,入于清江。今堙”。

  • 三旺里

    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三旺乡。元置三旺土州。明洪武初省入河池为三旺里。清设河池州同驻此。

  • 绰南右翼头旗

    清置,属绰罗斯部。驻牧地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北青海湖南岸。《清史稿·地理志》 南右翼头旗: “牧地当青海东南岸。东至博尔巴齐他尔、察罕鄂博、哈拉乌素,南至固尔班他拉贡诺尔,西至窝尔登诺尔、伊克察罕哈达,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