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镇
北宋置,属聊城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三十里。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
北宋置,属聊城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三十里。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
①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以在会稽山之北而得名。东汉永建四年(129)为会稽郡治。南朝陈与会稽县同为会稽郡治。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武德七年(624)复置,次年废。垂拱二年(686)复
在今河南襄城县北。《方舆纪要》 卷47襄城县: “ 《志》 曰,县北四十里有阎寨。即古阎乡。旧传周襄王屯戍之所。”
亦曰东泰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南九十里,与沂水县接界。《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清一统志·青州府一》:“按郑康成《周礼注》:沂山为沂水所出。今沂水实出沂水县雕崖山,其流北去此山尚五十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八里鸣鹤镇。《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 鸣鹤山 “在慈溪县西北六十里,耆老相传: 昔有鹤栖于此,一旦飞鸣冲天而去”。
唐建,即今新疆若羌县西南瓦石峡乡。《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康) 艳典所筑。”又作新城。唐时康国人康艳典筑,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西南瓦石峡。
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拜纳木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七十里”。又作巴浪、白浪、巴纳木。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
一名阖庐洲。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晋书·贺循传》: 东晋元帝初,江东草创,盗贼多有,贺循曰: “江中剧地惟有阖庐一处,地势险奥,亡逃所聚,特宜以重兵备戍。” 又 《周光传》: 太宁二年 (324)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明置土巡司于此。
①三国吴置,属交州。治所在广化县 (今广东阳西县东北)。西晋属广州。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电白、阳西三市县及阳东县部分地。西晋太康中废。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高兴县 (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
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阿都副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布拖县南拖觉镇。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