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刘庄镇

刘庄镇

①金置,属闻喜县。在今山西闻喜县东七十二里刘庄冶村。

②一名柳庄镇。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清一统志·海州》:刘庄镇“在沐阳县东四十里。为往来要路”。


(1)在江苏省大丰市西部。面积96.2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庄,人口 5400。汉时已有居民定居,名云溪;唐称紫庄,为“盐城监九场”之一,亦称紫庄场;宋改名刘庄;清改称刘庄场,为海防重镇。民国称刘庄寨,后改今名。1949年9月设刘庄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2000年三圩镇并入。产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农机、建材、针织、自行车零件等厂。新长铁路、204国道、刘海公路经此。古迹有銮驾墩古汉墓、明建万寿桥等。有高鹤年居士纪念馆。(2)在山东省费县东南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庄,人口 7700。建于明洪武年间,原名刘纪庄。清光绪初年改名刘家庄,后演化为刘庄。1958年置刘庄乡;同年秋成立公社,同年冬并入马庄公社。1976年复置刘庄公社,1985年改乡,2000年设镇。地处山地、丘陵、平原混合地带。涑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等,并产苹果、山楂、桃等。有面粉、砚台等厂,所产“羲之砚”闻名。古迹有春秋时期古台遗址、鲁郎城故址。


猜你喜欢

  • 红石砬子

    ①清置,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南红石砬子。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红石砬子卡路在英峨边门外。”②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屯。即今吉林桦甸市东红石镇。因江边石砬子呈红色而得名。

  • 老香山

    又名端溪山。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与高要市及新兴县交界之老香山。《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老香山“在废平兴县西一里。周回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高明县:老香山在“县(治今明城镇)西北六十里。高七百

  • 同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

  • 同正县

    1914年改永康县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北中东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撤销,并入扶绥县。古旧县名。明成化八年(1472年)改永康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属太平府。

  • 朝阳陵

    即甄夫人墓。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东西二灵芝村之间。《三国志·魏书·文昭甄后传》: 明帝太和四年 (230) 十一月,“以后旧陵庳下,使 (甄)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十二月,改葬朝阳陵”。

  • 西沧州

    ①唐贞观六年(632)以处党项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八年(634)改为台州。②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

  • 惠山寺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五里惠山第一峰之白石坞。南朝宋为司徒长史湛茂之别墅,名历山草堂。景平初,为僧寮,曰华山精舍。梁大同中,改建法云禅院,唐又称惠山寺。陆羽 《游慧山寺记》: “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

  • 阿喜汛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清设打喜汛。

  • 淮阳军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置,属京东东路。治所在下邳县 (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睢宁、宿迁、泗阳、新沂等市县地。金属山东西路,贞祐三年 (1215) 改为邳州。北宋太

  • 云亭江

    即今江西泰和县南珠林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云亭江“在泰和县南。一名缯水”。《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云亭江“源出赣州兴国县界,有二源, 自梁口西北流一百里至县境沙村合流,又自县南株林口入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