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四川巫溪县北三十里宁厂镇二仙山上之仙人洞。《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二仙洞“在监东北十七里,盐泉之侧。峭壁上有石纹,若人相对起伏状。旁有洞,深广莫测。洞中有双松, 中有石塌。前有一池,泉流如注,
①东北三省简称。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清代,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与内地省区同,故称东三省。清末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
①北周置,属翼州。治所在龙求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中部地区。隋开皇三年 (583) 废。②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为施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隋开皇初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 置,治所在僮县(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为沭阳郡。南朝梁置,治怀文县(今江苏省沭阳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名沭阳郡。
一作车尔楚。在今新疆库尔勒市西库尔楚村。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库车:车尔楚台“一百里至喀喇布拉克台”。
①在今河南滑县、濮阳市境。《水经·河水注》:“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径鹿鸣城南,又东北径白马县之凉城北。又东南径濮阳县,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夹苎干渎“在县西北。昔时汇长荡湖之水,东入滆湖,由滆湖入大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运河。又由运河分流入一十四渎,注于大江。今
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城西北隅。《清一统志·济宁州》: 普照寺 “在州城西北隅,齐梁古刹也。有六楞唐碑,载宝历二年修。又有金党怀英隶书二碑”。②唐太宗时建。初名普曜院,后改普照寺。在今浙江富阳县北。李白有
即今广东梅县西北大坪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1:“太坪有太坪墟,由乾隆迄今续建有铺户百余间。”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宋寿县置,为钦州治。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久隆镇。大业初为宁越郡治。唐武德初复为钦州治。天宝初为宁越郡治。乾元初为钦州治。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古县名。隋开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