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伏龙观“在离堆上。按李注水记载:蜀守父子擒健龙。囚于离堆之趾,谓之伏龙潭,后立观于其上”。南宋范成大曾游都江堰,在《离堆行》诗序中云:“沿江有
①即麓台山。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山海经·北次三经》: “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祀水。”②又名羊头山。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径》: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南。《明一统志》卷87景东府:母瓜关“在府南一百里”。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斋桑东南。《清一统志 ·塔尔巴哈台》: 萨里山 “在塔尔巴哈台东南,鄂尔和楚克山东一百里,南临沙碛”。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俄侬河发自萨里山阴。”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般州山 “在房山县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
唐方镇名。至德元年 (756) 置,治所在北海郡 (后改为青州,今山东青州市)。上元二年(761) 改为淄青平卢节度使。
亦作东家城、栋嘉城。在今辽宁抚顺市南。明万历十三年(1585)东佳等四城酋长袭击努尔哈赤,即此。又作东家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栋嘉城(《圣武记》)。在今辽宁省抚顺市南。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史记·魏世家》:文侯十六年(前430),“伐秦,筑临晋元里”。又惠王十七年(前354),“与秦战元里”。皆此。《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引《县志》:谓元里城“在县南十五里”。在今陕西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之呼玛河。《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二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至忽麻里河分兵,各旗照派定地方攻取”。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清一统志·温州府》:白若岭“在乐清县东。谢灵运渡江而上,从斤竹涧过白若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