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住
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一百零八里碧安乡 (勐主街)。清有把总、外委把总驻防。
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一百零八里碧安乡 (勐主街)。清有把总、外委把总驻防。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3西洋有“隶安丁义里”。或谓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谏义里。
又名泉山。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八里。《寰宇记》 卷102泉州: “泉山在州北五里,因此为名。” 《方舆胜览》 卷12泉州: 泉山,“郡之主山,又名北山。在州北五里,周环四十里,横跨十余里,高数千仞。……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 凌云驿在 “州治东,水驿也”。驿以凌云山寺为名。
即古之叶调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二岛。是古代中西海上交通线上的要地。晋义熙七年 (411),我国僧人法显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 东归时,曾经过此地。见 《佛国记》。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西南。清同治《广东图说》卷56电白县:兴平山“邑治咽喉,最为险要,上有炮台”。
即今广东台山市北端公益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辟为商埠。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契苾部置,约在今蒙古国土拉河以南,属燕然都护府。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废,复建于河套内地。属安北都护府。
唐置,属悉州。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元和志》 卷32悉州: “肃蕃山在州北八十里。肃蕃镇在山下。”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崇武镇。宋置小兜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司废,改设崇武守御千户所。
在今安徽六安市南八十里嵩寮岩。岩中有洞,可容千人。《方舆纪要》 卷26六安州 “蝙蝠岩”条下: “州南八十里又有松林岩,亦曰嵩寮岩,岩最深秀,今为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