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祐中置,在今江西上饶市城西南隅。元至元间迁今上饶市西,改名葛阳驿。北宋皇祐年间置,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南。元至正年间改葛阳驿。
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北。《明一统志》卷51广信府:三清山“与环玉山并峙。有羽化坛,晋葛洪与德兴李尚书修炼处。山巅有老子宫。又有金沙水、玉洞、灵济庙、罗汉洞、李尚书铁炉诸奇胜”。《清一统志·广信府一》:三清
亦名狼山。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2韦州所:打狼山“在所东南。套寇由韦州而南,犯镇原、平凉之道也”。
南朝宋置,为北上洛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南齐改为上洛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为北上洛郡治。齐改置上洛县。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东汉属武都郡。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舟曲县一带。以羌族所居得名。属陇西郡。东汉属武都郡,三国后废。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新唐书·地理志》 涟水县: “有新漕渠,南通淮,重拱四年开,以通海、沂、密等州。”
即浊鹿城。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北。《魏书·地形志》 汲郡北修武县: “治清阳城。” 即此。集镇名。在河北省馆陶县城北部。属路桥乡。人口1450。汉代清渊县故址,后废为村,俗称清阳城。产小米、小麦、棉花等。
又名六胜塔。在今福建石狮市东北蚶江镇石湖村金钗山。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后废。元至元二年(1336)重建。花岗岩石砌仿楼阁式结构,八角五层,高31米。此塔雄浑壮观,技艺精巧。濒临东海,为古代泉州海外交通之
亦作曲洞。即今云南永平县南十里曲硐回族乡。清同(治)光(绪)间及民国初,永平县曾两度迁治于此。在云南省永平县中部。面积22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曲硐,人口 5500。相传村后小狮山
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镇。清属江陵县,置巡司于此。民国初置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