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溪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寰宇记》卷87小溪县:“北流溪,今名流溪。”《清一统志·潼川府一》:北流溪“在遂宁县西。……今名倒流溪”。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寰宇记》卷87小溪县:“北流溪,今名流溪。”《清一统志·潼川府一》:北流溪“在遂宁县西。……今名倒流溪”。
北宋置,属常宁县。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七十里铜盆岭。熙宁六年 (1073) 废。
清乾隆八年 (1743) 分永新、安福二县地置,属吉安府。治所即今江西莲花县。1912年改为莲花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分永新县西北境、安福县西境置,治今江西省莲花县。因治所莲花桥而得名。属吉安府
在今河北沧县南。《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 “盟亭,《郡国志》 云: 长芦县有盟亭,即为燕齐之界。” 《方舆纪要》卷13沧州: 盟亭,“《志》云: 古燕、齐分界处。二国尝结盟于此,因名”。
曹操时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晋左思《魏都赋》曰:“苑以玄武,陪以幽林。缭垣开囿,观宇相临。硕果灌丛,围木竦寻。篁篠怀风,蒲陶结阴。”李贤注:“玄武苑,在邺城西。苑中有鱼梁、钓台、竹园、蒲陶诸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沧州清池县:“东南十五里有阳通河, 皆开元十六年开。南十五里有浮河堤、阳通河堤, ……亦是年筑。”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荔浦县 (今广西荔浦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荔浦等县地。贞观十二年 (638)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荔浦县(今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
明置,属昌黎县。为长城隘口之一。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七十里界岭口。《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界岭口关,“嘉靖三十七年,土蛮犯界岭口,官军拒却之。今有关城,为戍守要地”。清设把总驻守。
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公会戎于潜”。《水经·济水注》:“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春秋
即今湖北汉川县南二十里马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南有系马口塘。
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北三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石子营在“府北三里……皆为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