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华县

南华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离狐县置,属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四十五里李庄集。北宋属兴仁府。金时为黄河淹废。


(1)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离狐县置,治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李庄集。属济阴郡。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被害于此。金大定中圮于河,县省。(2)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2年由山东省东明县东北部与菏泽县交界处析置。治今东明县武胜桥。1946年将所属永华区划归东明县。1949年撤销,并入东明县。(3)今县名。在云南省中部。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 2343 平方千米。人口23.2万。辖2镇、10乡(含1白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川镇。取“西南美丽的地方”之意而名。原名镇南。唐初曾州,或说丘州,属戎州都督府。南诏为俗富郡,属弄栋节度。宋大理时为威楚府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镇南州,属威楚路。明属楚雄府。清因之。1913年改为镇南县。1954年改为南华县,属楚雄专区。1960年撤销,并入楚雄县。1962年恢复,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高原,古有“万山攒簇,众水纵横”之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烤烟、油菜籽、茶叶、核桃、水果等。特产松茸、牛肝菌、大白芸豆、木耳、香菌、竹笋、香椿等。工业有电力、机械、采煤、配件、铸造、建材、冶炼、电石、食品、印刷、编织等。昆畹、南永公路在县境东北呈T形分布。名胜有黑泥温泉、打雀山、仙人洞、石佛洞等。


猜你喜欢

  • 感驮岩

    在今广西那坡县北里许。《方舆纪要》 卷111镇安府: 感驮岩在 “府西四百五十里。岩周二十余丈,内有石柱如盘,亦名盘石。岩侧有镇安峒,宋、元时镇安旧治”。

  • 武头山

    在今江西宁都县东。《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虎头山 “在宁都县。初名虎头,后避唐讳,改为武头山”。《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宁都县:武头山在 “县东四十里。发脉闽中,盘据数十里”。

  • 胥浦塘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胥浦塘 “相传子胥所凿,其源自长泖而东,会诸泾港之水,北流会于潢潦泾”。今西南接浙江嘉善县上海塘,东北流入掘石港,仅十余里长,已不能直入潢潦泾

  • 东台湖

    在今安徽寿县城东北隅。《水经·肥水注》:“肥水又西径东台下,台即寿春外郭,……东侧有一湖,三春九夏,红荷复水,引渎城隍,水积成潭,谓之东台湖,亦肥南播也。”守敬按:“《凤台县志》:东台湖即今州城外东北

  • 大峒山

    ①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宋余靖有《游大峒山诗并序》。《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峒山“自州治水行七十里得月华山,舍舟道樵径,又十五里乃至大峒。其山磅礴耸峭,秀倚天际,绝顶之上,千里在目,涧声冷冷,清入毛骨。

  • 黑石渡

    一名黑石。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洛水津渡处。《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十月,“陕西兵至巩县黑石渡,遂据虎牢”。明于此置巡司。古津渡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西南。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

  • 僧塔汛

    即多云镇。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九十四里僧塔寺镇。清置千总驻防。光绪 《罗田县志》 卷4 《兵事》: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捻军攻占罗田县城,知县王臣弼 “临阵受伤,退保多云镇,同僧塔汛千总吴必昌招

  • 鼓楼隘

    亦作鼓楼堡。即今江西南康县西北鼓楼隘。《清一统志·南安府》: 鼓楼隘 “在南康县西北五十余里,接上犹县界”。

  • 庆寿寺双塔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8号。始建于金章宗初年,定名为大庆寿寺。元朝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名大兴隆寺,又称慈恩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又予重修。1954年扩建西长安街时拆除。寺

  • 如山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