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召县

南召县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析南阳县北部置,属南阳府。治所在南召堡 (今河南南召县东五十六里云阳镇)。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雍正十二年 (1734) 复置。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7年徙治李青店 (今南召县治)。


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市。面积 2925 平方千米。人口59.9万。辖8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南阳县北部置南召县(治今南召县云阳镇),属南阳府。因县城东北隅有南召堡(今南召店)而得名。《大明一统志》:“因地有南召店,故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南召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置。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县人民政府迁至李青店(即今南召县城)。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伏牛山东南麓,南阳盆地北缘,白河及其支流黄鸭河、鸭河、空山河、松河流经境内,注入东南部的鸭河口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稻、甘薯、花生为主。柞蚕丝有名。矿产有金、银、铜、铝土、磁铁、煤等。工业有建材、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工艺美术等。焦柳铁路、郑南西线公路经过东部,207国道纵穿中部。名胜古迹有杏花山猿人遗址、丹霞寺、仙人洞、百尺潭、九龙沟风景区等。县境西部有牧虎顶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利丰镇

    金置,属盐山县。在今河北黄骅市境。

  • 焦源岭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一》: 焦源岭 “以其横亘,亦名横岭。水自岭东出者注潇江,自岭西出者注桃川”。

  • 石岛口

    在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镇,南临黄海。清雍正十二年(1730)置石岛口巡司。

  • 保驾楼

    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河坝乡 (保家场)。清同治 《酉阳直隶州志》 卷4彭水县: 东有保家楼场。

  • 朝阳

    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二十五里。明、清时落恐甸长官司治此。(1)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中部。朝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20。1937年建村,命名朝阳。农产小麦、莜麦、玉米、谷子等,畜产牛、马、羊、猪。

  • 邵阳洲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三十八里淮河中。《南齐书·魏虏传》:建武二年(495),魏主宏攻钟离不拔,“乃分军据邵阳州,栅断水路,夹筑二城。右卫将军萧坦之遣军主裴叔业攻二城,拔之”。《梁书·武帝纪》:天监六年(

  • 乌塔

    即崇妙保圣坚牢塔。在今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

  • 宝井堡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成州: “宝应元年没吐蕃,贞元五年,于同谷之西境泥公山权置行州,咸通七年复置,徙治宝井堡。”在今甘肃省成县东南。唐长庆三年(823年)移成州治此。

  • 险山堡

    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置,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土城子村。明 《全辽志》 卷2: 险山堡 “嘉靖四十二年抚按会题设立参将驻镇本堡,新募并原伍官军三千七十四员名”。民国 《奉天通志》卷81宽

  • 赤海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一带。《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薛万均、薛万彻又败天柱王于赤海”。胡注:“赤海盖即赤水深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