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城县

南城县

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石下 (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以其在郡之南,故名南城。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分属临川郡。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今县北光塔村) 改名新南城县。东晋大兴中复为南城县。南齐为临川郡治。陈属临川郡。隋平陈属抚州,大业初属临川郡。唐属抚州,乾符时移治今南城县治。五代时南唐于此置建武军。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改为建昌军。元为建昌路治。明、清为江西建昌府治。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②东汉改南成侯国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西晋改名南武城县。南朝宋复改南城县。北齐省。

③北魏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境。后废。


(1)古县名。东汉改南成侯国置,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属泰山郡。西晋改为南武城县。南朝宋复为南城县。北齐省。(2)今县名。在江西省东部、抚河中上游。属抚州市。面积 1698 平方千米。人口30.2万。辖8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治今县东南洪门水库内,属豫章郡。以其在郡城之南而名。《太平寰宇记》建昌军南城县:“以其在(豫章)郡城之南,故名南城。”三国吴属临川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移治今址(北门外榻埠街),改名新南城。东晋复称南城。南朝齐为临川郡治;陈郡治迁回临汝县。隋、唐属抚州或临川郡。唐乾符三年(876年)县治迁今址南天井源。五代南唐为建武军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为建昌军治。元丰年间军、县治迁今址。元为建昌路治。明、清为建昌府治。1912年废府存县,属江西省。1914年属豫章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抚州专区,1970年属抚州地区,2000年属抚州市。县境东北地处武夷山西翼,西居雩山北端,旴江(抚河)纵贯南北,旴江支流黎滩河上建有洪门水库及电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省柑橘、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农产油菜籽、豆类、花生等。特产麻姑米、麻姑茶、麻姑酒。山地富森林。有石灰石、瓷土、硫铁矿、矿泉水等资源。工业有机械、采矿、水泥、染织、食品、酿酒、制药、服装、印刷等。有206、316国道,抚南、黎城、林崇等公路。名胜古迹有麻姑山、万年桥、聚星塔、宝方寺、潮音洞等。


猜你喜欢

  • 五国城

    即五国部。辽时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两岸,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部的总称。设节度使领之,称五国城。其中越里吉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赵

  • 平山县

    ①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置,为合浦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云表镇平山村。西晋属宁浦郡。南朝梁、陈时废。②唐至德元年(756)改房山县置,属恒州。治所即今河北平山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属真定路

  • 悬羊砬子

    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蒲石河西之玄羊砬。《清史稿·地理志》: 宽甸有悬羊砬子。

  • 暮稜水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牤牛河。源出市东南摩琳山,西北流入拉林河。《金史·世纪》: “腊醅麻产侵掠野居女直,略来流水牧马。……世祖复伐之,腊醅等绐降,乃旅。腊醅得姑里甸兵百十有七人,据暮稜水守险。” 清称

  • 青阳铁场

    北宋置,属清溪县。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清废。《元丰九域志》 卷9泉州清溪县和 《宋史·地理志》 泉州安溪县均载有青阳铁场。

  • 乌岭

    ①一名黑水岭。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六十五里,与沁水县交界处。《隋书·地理志》:绛郡翼城县有“乌岭山”。《旧唐书·石雄传》:唐会昌三年(843),“雄受代之翌日,越乌岭,破赋五寨,斩获千计”。皆此。②一称

  • 西河南镇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洋河西岸西河南乡。清光绪《抚宁县志》卷8:西河南堡“(管)西河南,距城三十里”。

  • 硕尔浑河

    即今青海贵南县茫拉河。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5: 黄河 “又东北流有硕尔浑河自东南来注之。亦曰苏勒古儿河”。

  • 戒坛寺

    又名戒台寺。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马鞍山麓。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初名慧聚寺,辽咸雍年间高僧法均在此开坛传戒。明正统间改名万寿寺,僧人如幻律师到此说戒。俗称戒坛寺。清《日下旧闻考》卷105引《燕都

  • 大林店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民国《重修正阳县志》卷1:“大林店,城南九十里。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