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市县
东汉置南新市侯国,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六十八里。西晋改为县。南朝宋改为新市县。
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属江夏郡。南朝宋改为新市县。
东汉置南新市侯国,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六十八里。西晋改为县。南朝宋改为新市县。
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属江夏郡。南朝宋改为新市县。
①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泽州府》:云濛山“峭壁危岩,有石龛,鸟道可通”。②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南四十里。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云濛山“在县南十八里。高五百丈,周围七十里,
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清一统志·雷州府》:石茆岭“在海康县东南八十五里。高三十丈。有泉涌出,流至连村,灌田数十顷”。
1927年析登封、洛阳、临汝、伊阳四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白沙镇(今河南伊川县东二十二里白沙乡)。1932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洛阳县巽区大部,登封县之吕店、余四二里,临汝县之梁家河、南卫
元置,属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在今四川高县西北筠连河注入南广河处。
又名句曲山。即今江苏西南部茅山。《元和志》卷25润州延陵县:“茅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三茅得道之所,事具《仙经》,不录。”《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三茅山“汉有咸阳三茅来治,故名茅山焉”。《清一统志·镇江
又作鄂佛罗站。清置,故址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金珠乡。《清一统志·吉林二》: 金州鄂佛罗站 “亦名哲松站。在吉林城西北五十里”。
清乾隆七年 (1472) 置,属承德府。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四十三年 (1778)改为滦平县。
即今河北东光县西南连镇。《清一统志·河间府》:连窝镇“在吴桥县西北四十里卫河东岸。西南去景州四十里,东北去东光县十八里,为三州县接界处”。古镇名。即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连镇乡。旧设连窝水驿。
即今安徽凤阳县西南六十六里考城乡。《方舆纪要》卷21怀远县:考城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本汉陈留郡属县,江左侨置于此。沈约《志》:考城县,属盱眙郡,萧齐因之,后废”。村名。在安徽省凤阳县西南部。属西泉镇。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据《魏书·太祖纪》 载:天兴元年(398)“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冬十月,起天文殿。……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