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园
即楠木村。今湖北巴东县西三十四里楠木园镇。清光绪 《巴东县志》 卷2 《里甲》: 青坪里有“南木园”。
即楠木村。今湖北巴东县西三十四里楠木园镇。清光绪 《巴东县志》 卷2 《里甲》: 青坪里有“南木园”。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贝丘县(开皇十八年改名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淄川县。天宝元年 (742) 改淄川郡,乾元元年(758)
明正统初置,故址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南,接屯留县界。《方舆纪要》卷42襄垣县:“五巑关在五巑山上,正统初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北浪平乡双凤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西北有双凤墟。
即鸿固原。又名少陵原。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因汉宣帝在原上修建杜陵,亦名杜陵原。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若日,流光灭远山。”杜甫家在樊川杜陵原下, 自称“杜陵野老”、“杜陵布
一作川水。即今陕西岐山县东河上游。源出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入雍水。《汉书·沟洫志》:“关中灵轵
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白沙溪。《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延德水,“《元和志》云,去废延德县一里”。《清一统志·琼州府一》:延德水“在崖州(治今崖城镇)西……按《旧志》有白沙水,在州西通远巡司之侧
在今甘肃金塔县北,从双城子起,沿黑河(额济纳河)东岸向北,经大湾城、地湾城、查科尔帖、大方城、小方城、布肯托尼、破城子直到居延海(今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另一走向从布肯托尼向东到博罗松治,长300余公
①南齐置,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隋开皇十年(590)改为熙平县。②南齐置,属益州。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今四川眉山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丹棱、洪雅二县及眉山县西部地。北周明帝时改为齐乐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吴王矶“在大别山侧”。《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凤栖山”条下:“《志》云,郡城东北有吴王矶,一名禹功矶,吴、魏相持时,皆以沔口为重镇。吴守此矶,以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七年(1668)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