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岸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南洋岸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东北有 “南洋”。1948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盐东县迁治于此。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南洋岸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东北有 “南洋”。1948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盐东县迁治于此。
①即今安徽阜阳市西大田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田家集在“西乡三十五里,颍河南岸”。②即今湖北宜城市东田集。清嘉庆十一年(1806)设巡司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田集。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设巡
明成化二十年 (1484) 析木邦地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蒙米特。万历十三年 (1585) 升宣抚司。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析木邦宣慰司地置,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Mongmit,亦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①又名善泉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九曲池“在台城东,东宫城内。周回四百余步。《金陵故事》:梁昭明太子所凿,中有亭榭洲岛,曲尽幽深之趣,太子泛舟池中”。②在今江西湖口县南三十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 朝冠山 “在县东一里。其相接者曰马鞍山”。
清康熙五年(1666)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旧西林县)。后移于角村(今广西西林县)。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西隆州,乾隆七年(1742)又改属泗城
东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南。南齐为新宁郡治。隋属信安郡。唐初属端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入高要县。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西南。南朝宋属新宁郡,齐为新宁郡治。梁改属高要郡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至铜壁,(张)平尽众拒战,为(邓) 羌所败。” 《资治通鉴》 晋升平二年 (358) 胡三省注:“河、汾之间有铜川,其民遇乱,筑铜壁以自守,因曰铜壁。”
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里。清曾置巡司于此。
在今云南富源县南。为黄泥河支流。《清一统志·曲靖府》:块泽河“在罗平州东六十里。自旧亦佐县(今富源县东南亦佐)流入,会矣则江、大渡河诸水,入八达河”。彝语“块泽”意为沼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