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城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南。《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 《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南。《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 《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
唐代在蒙巂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八里碗成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天宝后废。唐初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属姚州。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巍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考亭溪”条:“溪中沙汀涌现,如龙舌然,曰龙舌洲,朱子号为沧洲。”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南。《舆地纪胜》卷34临江军:秀峰“在新淦县南二十里。有铺”。《清一统志·临江府》:秀峰山“俗名南雷山。相连有双峰、席帽等峰。盘踞甚广,峰岩洞壑不可悉数”。②在今江西黎川县西南。《方舆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三十里泾水南岸,与礼泉县接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泾阳县: 临泾镇“在县西北宜善乡,白渠贯其中”。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百余里与天台县交界处。《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五月,南路军大破裘甫起义军“于海游镇, ‘贼’入甬溪洞”。即此。在今浙江省宁海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年)裘甫
西藏吐蕃王朝之别称。《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载有赤面国,即指吐蕃早期之辖区。《新唐书·吐蕃传》载:“(文成)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故名。此指今西藏。
清宣统元年 (1909) 析海城、盖平二县地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1913年改为营口县。清同治五年(1866年)置,治今辽宁省营口市。属奉天府。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直隶厅。1913年
①即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汉为逡遒县治所。《寰宇记》 卷126慎县: “逡遒故城在县南二十五里。《春秋》: 哀公十二年夏,公会吴于橐皋。注云: 橐皋在逡遒县东南是也。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
即今江苏海安县东西场镇。旧属如皋县,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海安县中东部、栟茶运河畔。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场,人口 7300。明为盐场,设西场司。后成集镇,因与东场相
从辽宁安东(今丹东市)经本溪至奉天(今沈阳市)苏家屯。长261.1公里。日本于1904—1905年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