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

俗称东方洞。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十五里泾河北岸。北魏永平三年 (510) 泾川刺史奚康生创建。现存洞窟五个,保存较好的有北魏建造的第1窟和唐代开凿的第5窟。第1窟高11米,宽18米,深13米。窟内大佛高6米,两侧雕弥勒及胁侍菩萨,四坡浮雕佛传故事,是北魏有纪年的石窟造像。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东方洞。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北10千米。与北石窟寺相对,同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保存在洞内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题记,可见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窟。最大的洞窟东西长17米,南北宽14米,高14米。门两侧雕护法力士,内沿窟边高0.9米的石阶上立七佛,高7米;左右立胁侍菩萨十尊,高2米;侧有文殊、普贤造像。佛体态丰满,面容慈祥,披通肩大衣,右手五指并列朝下,左手四指直立拇指卧心朝上,赤脚。系北魏风格。菩萨头戴宝冠,过肩大衣,裙垂脚面,袒胸披巾,体态匀称,面部圆润,系中唐风格。顶残存浮雕树、山、房舍、塔、飞天及夜半逾城、舍身饲虎等佛经故事。余四窟皆小,剥落处露出早期壁画。窟外崖壁上有小龛十余个,均系北魏、中晚唐开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石窟寺


猜你喜欢

  • 雷峰垭关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雷峰垭村。《方舆纪要》 卷79郧县: 雷峰垭关 “在府东北六十里。有巡司戍守”。

  • 峨眉镇

    唐置,属嘉州。即今四川峨眉山市。

  • 倒湖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倒湖在 “县东北百三十里,与祁门县接界。又东北百十里即祁门县也。湖当往来经行之道”。

  • 肤 (膚) 公城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吐蕃结啰城置,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宋史·地理志》 廓州: 肤公城 “旧名结啰城,崇宁三年收复,后改今名。王厚云: 结啰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东至来宾城界一百

  • 黄埔支线

    从广州西站至黄浦港。长24公里。为粤汉铁路黄埔支线。1937年修筑。1939年被拆除。

  • 上善泉

    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中部县:“东北七里有上善泉,开成二年,刺史张怡架水入城,以纾远汲。四年,刺史崔骈复增修之, 民获其利。”

  • 泰东陵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之泰陵东北三里。是高宗生母孝圣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

  • 八番顺元宣慰司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六盘水、息烽、罗甸及三都水族自治县间地。明初废。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明洪武中废。

  • 三垛镇

    元改三墩镇置,属高邮州。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四十里三垛镇。《元史·纳速剌丁传》:至正末,张士诚义军袭高邮,“纳速剌丁以舟师会诸军讨之。距三垛镇,贼众猝至,纳速剌丁麾兵挫其锋”。在江苏省高邮市东南部。面积1

  • 中吴

    ①江苏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即记载苏州的风土、人物。②江苏镇江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润州,中吴也。”镇江府在隋唐时为润州。(1)江苏省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著《中吴纪闻》,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