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湖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南门湖 “在东流县南门外。明万历初,知县陈春开浚,引江艘达于南门”。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南门湖 “在东流县南门外。明万历初,知县陈春开浚,引江艘达于南门”。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
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人工灌溉渠道。自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下,分泾水东流,历今三原、富平、蒲城诸县境注入洛水。《史记·河渠书》: 秦王政元年 (前246),“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
白兆山最高峰。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德安府》 “白兆山”条引《县志》:“一名碧山。西去随州大洪山百里,高二百丈许。上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堂。其相属者为太白峰、钵盂山、长老山,弥望烟云,飘缈
五代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境。北宋改置羁縻富州。
在今昆明市西南高峣山下。明杨慎谪滇,侨居于此。
西魏改仪隆县置,为隆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复为仪隆县。
唐置,属吴县。即今江苏吴江市。五代吴越天宝二年 (909) 于此置吴江县,故至今仍以松陵为吴江的别称。在江苏省吴江市北部、京杭运河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11.7万。镇人民政府驻
1913年改宁安府置,属吉林省延吉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1928年直属吉林省。1945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市西南渤海镇为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故址。旧县名。1913年废宁安府置,治
即今黑龙江海林市西南长汀镇。为中东铁路海林支线终点站。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清一统志·徐州府二》:刘马庄巡司“在宿迁县西北皂河口。《旧志》,县东北百二十里,又东北去海州百八十里。 一名刘家庄。明置巡司。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俱驻此”。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八十里古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