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县
1912年改南雄州置,后属广东岭南道。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1920年直属广东省。
旧县名。1912年改南雄州置,治今广东省南雄市雄州镇。1996年撤销,改设南雄市。
1912年改南雄州置,后属广东岭南道。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1920年直属广东省。
旧县名。1912年改南雄州置,治今广东省南雄市雄州镇。1996年撤销,改设南雄市。
又作暗木河、阿木河、阿梅河。即今中亚阿姆河。元属察合台汗国。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即此。
1934年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北六里塘汇乡。
一名骑亭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与临沂山相接。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雉亭山 “北与旧临沂县相望,今隶慈仁乡,俗又呼为骑亭山。石迈《古迹编》 云: 旧说齐武帝东游钟山,射雉,因以为名。或云,吴大
明永乐十四年(141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一带。后废。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置,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小孤山附近。后废。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明置土巡检司于此。
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0衡山县: “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
①又名泽心寺、龙游寺、江天寺。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始建于东晋。依山而筑,殿宇楼台层层相接,山与寺混为一体,故有 “寺里山” 之称。《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金山泽心寺在城东南扬子江。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