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颍川郡
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即浪卡子宗。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纳, 鼻也。城形如之, 土色白,故名。”
①即青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新唐书·辅公祏传》: 武德七年 (624),李孝恭等来攻,“公祏复遣将冯惠亮、陈当世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青州 (林) 山以拒战,孝恭率诸将破之”。即此。②在
一名黑石。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洛水津渡处。《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十月,“陕西兵至巩县黑石渡,遂据虎牢”。明于此置巡司。古津渡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西南。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
南齐置,属义安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后废。
1925年由济宁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等市县及河南范县地。1928年废。
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置,属五开卫。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清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北,属五开卫。清初废。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布仁西南(河北岸)。
十六国后赵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太武殿旁。《晋书·石季龙载记》: 石遵僭位后,“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
唐贞观五年(631)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八年(634)改为懿州。
指公元857年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建立的国家。即今老挝。《天下郡国利病书》 作缆掌。16世纪中叶迁至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