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县
①北周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境。隋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②隋仁寿三年(603)升卢山镇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元和志》卷32卢山县:“因(卢)山为名。”大业三年(607)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618)复属雅州。《新唐书·高骈传》:乾符年间,南诏“攻雅州,壁卢山,闻骈至,亟解去”。即此。元改为泸山县。
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临县东南。属离石郡。隋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①北周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境。隋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②隋仁寿三年(603)升卢山镇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元和志》卷32卢山县:“因(卢)山为名。”大业三年(607)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618)复属雅州。《新唐书·高骈传》:乾符年间,南诏“攻雅州,壁卢山,闻骈至,亟解去”。即此。元改为泸山县。
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临县东南。属离石郡。隋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又作县步河。在今安徽望江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悬步河 “在城南。其西南六里有白涧,流经城南二里,会于龙潭,合上流诸水,汇为悬步河。又东南合于扬溪河入江”。
①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尚阳堡。明 《辽东志》 卷3: 靖安堡 “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杨木答兀屯可屯兵,黄泥冈屯可按伏”。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29: 尚阳堡在 “ (开原) 城东四十里,
在隋大兴城安邑坊街之北,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长安志》卷8:玄法寺“本隋礼部尚书张颖宅,开皇六年立为寺”。
一作姚沟镇。即今山东昌乐县西尧沟镇。明嘉靖《昌乐县志》:尧沟店集“在县西二十里”。
亦作都洼。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杜瓦镇。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皮山县 “杜瓦,即笃洼,城东南三百里”。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后废。
明于小金川地区置,属威州。即今四川小金县。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流,设美诺厅。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为建平郡治。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西晋属建平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属建平郡。南朝宋废。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裴公湖侧。《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八景楼“取仇池、子美祠、凤台、醉仙岩,仙人龛、鹿玉山、泥功山、裴公湖八景”。《元一统志》卷584成州:“宋游师雄诗有‘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半湖无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五十里镇平乡金瓶崖。《明史·李应祥传》 万历间,“杨柳番出攻普安堡,犯归水崖、石门坎,遂入金瓶堡,杀守将”。即此。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金瓶岩。明万历十三年(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