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港镇

双港镇

①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双港铺。

②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南郊区海河西岸双港镇。清设千总驻守。

③即今江西波阳县西双港镇。鄱江经此西北行二十二里入鄱阳湖。为濒湖水陆要隘,清时有水师营参将驻防。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鄱阳县:“西路出西门,十里至双港。”


(1)在天津市津南区西北部、海河南岸。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 3910。明代成村。因海河与赤龙河在此汇合成河汊,当地称双港。1961年设双港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有毛纺、水泵、人造大理石等厂。为天津市蔬菜集散地之一。津沽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响水县北部。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2800。相传明正德年间张姓人家迁此,以村东西两侧均有河港取名双港。1942年属滨海县四区,1945年改建双港区。1958年改公社,1966年划归响水县。1983年改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机械、建材、服装、食品等厂。双六、陈沭公路经此。(3)在浙江省临海市西北镇。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880。地处环溪、塘头溪汇流处,曾名双溪,后称双港。1950年为保和乡,1955年更名双港乡,1958年后改公社。1961年划归仙居县,1963年回归临海县。1984年复为乡,1992年置镇。产蚕茧、柑橘、稻。有保健仪器、塑料、食品等厂。有传统集市。公路通市区。(4)在安徽省桐城市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铺,人口 5990。因旧时南北两河各设港口,故名。1949年设双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双铺乡。1992年与白果、练潭二乡和杨公乡的鸭子、塘兴二村合并置双港镇。地处嬉子湖西岸平畈地区,河网密集。产稻、棉花、小麦、油菜籽、莲藕、茭白。有塑料、农机修配、建材等厂。旧为桐城名镇。商贸兴盛,为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新杨公路经此。(5)在江西省鄱阳县西南部,西濒鄱阳湖。面积286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华,人口3060。因境内双港村得名。1949年属双义、乐亭二乡。1958年设双港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设镇。2001年聂家乡并入。主产稻、棉花,为县棉花重点产区和水产养殖基地。特产银鱼、珍珠、瓜子。有农机、砖瓦、农产品加工等厂。公路东接田乐公路。古迹有明代双港塔。


猜你喜欢

  • 思安塘

    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思安塘在 “府西南三十里”。

  • 南新桥镇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三十余里青阳镇南,实为青阳镇之南端。清光绪《江阴县志》 卷2: 青旸镇 “市廛繁密,大桥跨运河,居市之中,自北新桥至南新桥,街长三里余”。

  • 焦源岭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一》: 焦源岭 “以其横亘,亦名横岭。水自岭东出者注潇江,自岭西出者注桃川”。

  • 中乡侯国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 扶南

    意为“山地之王”。在今柬埔寨。公元1世纪建国。《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岱“又遣从事南宣国化, 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至7世纪中叶, 为其属国真腊所并。

  • 大安军

    ①唐天宝十二年(753)置, 治所在大同川西(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岸阿拉奔古城)。天宝十四年为安北都护府治。至德二载(757)改为镇北都护府治。乾元中改为天德军。②北宋至道二年(996)置

  • 哈巴山

    亦作卡巴山。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2: “卡巴山产金。《于阗乡土志》,在县东南一千二百余里枚勒卡恰克勒山西北,即小金厂。谨案: 《洪图》 作阔帕,或作卡拔。”

  • 春市场

    金置,属柔远县。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明昌三年 (1192) 改置集宁县。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巴音塔拉之土城子。金明昌三年(1192年)置集宁县治此。

  • 古松驿

    明置,在今四川松潘县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古松驿“在卫治南”。

  • 狮子山

    ①即卢龙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兴中门内。《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上元县: 狮子山在 “府西北二十里,亦曰卢龙山,…… 《志》 云: 山在城西北隅,周四十二里,西临大江。明初陈友谅趣建康,太祖亲总大军驻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