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北七十里那龙镇。
②清雍正五年(1727)置,属广西提督。治所在凌云县皈乐墟(今广西百色市北)。七年(1729)改驻百色(今百色市)。后废。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北七十里那龙镇。
②清雍正五年(1727)置,属广西提督。治所在凌云县皈乐墟(今广西百色市北)。七年(1729)改驻百色(今百色市)。后废。
亦名戴天山、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大康镇境。《方舆胜览》卷54绵州:康山“在彰明县北。……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康山,(李)白读书于大康山”。《方舆纪要》卷67彰明县:大匡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汉书·地理志》䝠道县: “骑都尉治密艾亭。”
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义阳郡置,为白马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九十四里。《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因此地附于魏,故以奉国为名。”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初属隆州,七年 (624) 属西平州。贞
在今河北滦县西。《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朝月山 “在丰润县东八十里。两峰特起,状如偃月。山阴又为石坑冈”。
①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②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永和县为镇,属安阳县。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在今俄罗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麦罗沃州南部地区。同治三年(1864)中俄签订《塔城界约》 (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俄国割占。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 笕泉 “在府北卫城内。洪武中,建卫城,中无井泉,指挥袁贤以竹笕引蒙乐山泉入城,凿池潴之,上覆以亭,取汲于此,因曰笕泉”。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阆州东川路元帅府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以五代唐保宁军为名。二十年 (1283) 升为保宁路,不久复降为保宁府,属广元路。明洪武四年 (1371) 属四川行中
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北。《水经·汾水注》:“汾水西径鄈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 《方舆纪要》卷41荣河县: 脽丘 “碑文有云: 脽上祠者,本魏晋鄈丘之旧,汉家后土之宫。汾水合河,梁山对麓是也”。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中部。原是法华泾、肇嘉浜、蒲汇塘汇合处。明徐光启在此建农庄别业,死后葬于农庄之南,其后裔在此定居,遂称徐家汇。近代渐发展成市镇,成为市区通向西南郊的枢纽。现为上海市西南重要商业中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