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合州

合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太清元年(547)改为南合州。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又改为合州,治所在海康县(今雷州市)。大业初废。

②南朝梁太清元年(547)改南豫州置,治所在汝阴郡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西北)。北周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肥东、肥西、巢湖、庐江、枞阳等市县地。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庐州。

③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治所在垫江郡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市)。《元和志》卷33合州:“以涪江自梓、遂州来,至州南与嘉陵江合流,因名合州。”隋开皇末改为涪州,大业三年(607)改为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合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巴川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合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南宋淳祐三年(1243)徙治钓鱼山城(今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还治今合川市,属重庆路。明属重庆府。清不辖县。1913年降为合川县。

④隋大业初改禄州置,治所在合浦县(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三年(607)改为合浦郡。


(1)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分越州置,治徐闻县(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约当今广东省雷州半岛。太清元年(547年)改为南合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又改为合州。大业初废。(2)南朝梁太清元年置,治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约当今安徽省合肥市及肥东、肥西二县。此后略有扩大。隋开皇初改为庐州。(3)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因涪江、嘉陵江在州南合流得名。隋开皇末改为涪州,大业初改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合州。天宝、至德时曾改巴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铜梁、大足等市县地。宋改州治石镜县为石照县。属潼川府路。因受蒙古军围攻,淳祐三年(1243年)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死于此。元复故治,属重庆府。明洪武时省县入州。清不辖县。1913年废州改为合川县。


猜你喜欢

  • 都谷郎寨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 扑县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魏废。

  • 梁城

    ①在今天津市宁河县北宁河镇。《方舆纪要》卷11宝坻县: 梁城,“ 《志》 云: 唐末刘仁恭所筑。刘守光为燕王曾屯兵于此,即今梁城所也”。②在今安徽淮南市 (田家庵) 附近。《水经·淮水注》: “ (淮

  • 槐家镇

    金置,属交河县。在今河北献县东北淮镇。古镇名。金置,即今河北省献县东淮镇。《金史·地理志》:献州交河县有景城、南大树、刘解、槐家、参军等十镇,即此。

  • 紫谷水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水经·浍水注》:“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西径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支川也。”

  • 温明殿

    西汉赵国宫城建筑之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八里赵王城。《后汉书·耿弇传》: 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李贤注: “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

  • 望仙召

    唐筑。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中。《资治通鉴》: 唐会昌三年 (843) 五月,“筑望仙召于禁中”。

  • 武隆

    在今广西百色市东。明设武隆土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田阳县西北。明初置巡检司治此。

  • 含元殿

    ①唐龙朔二年(662)建,为长安城外大明宫正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解放门外含元村附近。唐李华《含元殿赋》:“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唐末毁。1959年作考古发掘,殿东西

  • 杨家庙集

    即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杨庙。《清一统志·淮安府二》:杨家庙集“在山阳县西南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