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山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新昌县:吉祥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瑞云山。山高耸,中有聪明泉”。相传唐悟本禅师居此。
②在今湖北大冶市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吉祥山“在大冶县东。《武昌记》云:吴主微时,尝隐于此”。《清一统志·武昌府一》:吉祥山“在大冶县东四十里,相传杨行密微时隐此”。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新昌县:吉祥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瑞云山。山高耸,中有聪明泉”。相传唐悟本禅师居此。
②在今湖北大冶市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吉祥山“在大冶县东。《武昌记》云:吴主微时,尝隐于此”。《清一统志·武昌府一》:吉祥山“在大冶县东四十里,相传杨行密微时隐此”。
①汉章帝刘炟陵。在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和帝纪》: 章和二年 (88),“葬孝章皇帝于敬陵”。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东南,去雒阳
①春秋时曹邑。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春秋》: 僖公八年 (前652),“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杜注: “洮,曹地。” 《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比契河口北岸。清属三姓副都统。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特林向东南溯流而上,约二百一十里混同江东岸前坎……,对岸为无底侯温下口,地名乌活图,有不剃发黑斤数十家
1945年淮北革命根据地由永城县改名,治所即今河南永城市。为纪念1944年牺牲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而命名。1946年复名永城县。旧县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河南省永城县改名;县城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东北距武勇暗沙10海里,西南距海鸠暗沙13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利锚司滩。1947年改名济猛暗沙。
亦作陵水、溧水。即古之中江。在今江苏溧阳市。《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蔆水。”
即骑田岭。又名上岭山、客岭山、黄箱山。在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接宜章县界。《水经·耒水注》: 黄水 “出 (郴) 县西黄岑山,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黄岑山 “岭高千
亦称西渭桥。西汉筑,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汉书· 武帝纪》: 建元三年 (前138),“初作便门桥”。即是。《三辅决录》: “长安城西门曰便门,门北与桥对,因号便门。唐时,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86隆庆府:龙岩“在剑门县西一里。洞穴可坐百许人。《雪斋小说》云:王建为盗, 朝廷捕之, 急匿于剑门巨石穴中”。《方舆纪要》卷68剑州:龙岩“在州治西。又州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