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安县

同安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置,属晋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同安县。西晋末废。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南界置大同场。五代闽永隆元年(后晋天福四年,939)复置同安县,属泉州。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枞阳县置,属熙州。治所即今安徽桐城县。大业初属同安郡。唐属舒州,至德二年(757)改为桐城县。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枞阳县置,治今安徽省桐城市。属同安郡。后属熙州。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移治今桐城市东南山城。属舒州。至德二载(757年)改名桐城县。(2)古旧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属晋安郡。后历有废置。宋属平海军,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96年撤销,改设厦门市同安区。


猜你喜欢

  • 房钟 (鍾)

    春秋吴邑。即今安徽利辛县东南三十六里阚疃。《左传》: 昭公六年 (前536),“吴人败其师于房钟”。即此。

  • 焦湖

    一作漅湖。即今安徽中部之巢湖。《寰宇记》卷126庐州巢县: “巢湖在县西南一十五里,自合肥县经过。一名巢湖,一名樵湖。一名焦湖。云巢县陷为湖。” 《陈书·樊毅传》: 太建十一年 (579),“周将梁士

  • 弄栋节度

    唐南诏后期改云南节度置,治所在弄栋城(今云南姚安县东十里,姚安坝子东缘的缓坡上)。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宋大理改弄栋府。唐元和中南诏置,治弄栋城(今姚安县)。为南诏六节度之一。辖境约当今云南

  • 赖牟镇

    北宋置,属资官县。即今四川荣县西八十里来牟乡。

  • 恰卜恰

    即今青海共和县驻地恰卜恰镇。清乾隆《西宁府志》 卷21西宁至藏路程: “南路白彦脑儿……五十里至恰不恰,有草无柴,青海蒙古住牧。四十里至西泥脑儿。” 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民国八年

  • 白马义阳郡

    南朝梁武帝时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一说在今苍溪县东北元坝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等市县东北地。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白马郡。

  • 青乌镇

    北宋置,属三泉县。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四十里。

  • 东阳城

    ①在今山东青州市阳水北。《晋书·地理志》:慕容超为刘裕所灭,“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筑东阳城而居之”。《水经·淄水注》:“阳水又东径东阳城东南。义熙中,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以在阳水之阳,即谓之东阳

  • 长汀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为汀州治。治所在长汀村(今福建上杭县北十里九洲)。旋迁东坊口(今长汀县东北五里东街)。至大历四年(769)移治白石村(即今长汀县治)。《元和志》卷29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

  • 河阴县

    ①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 “东径河阴县故城北。又东径九原故城南”。②三国魏黄初中改平阴县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东魏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