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岭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里。《清一统志·汝州直隶州》:吴大岭“亦名没大岭,沙河所出,即滍水也”。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里。《清一统志·汝州直隶州》:吴大岭“亦名没大岭,沙河所出,即滍水也”。
又名西市。隋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两大市场之一。在大兴城西部,西接群贤、怀德二坊,东连延寿、光德二坊,北邻醴泉坊,南靠怀远坊。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4载:醴泉坊“次南西市。隋曰利人市”。《太平御览》卷
亦作上安郡。西魏改武进郡置,属邓州。治所在尚安县 (今四川南坪县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废。
即旺草场。今贵州绥阳县东北旺草镇。相传东汉名儒尹道真曾在此讲学,故名。1932年于此置尹珍镇。后复名旺草。
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泸昆山“一名巴岳山,在巴川县南十五里。山有巨石如狻猊,是名香炉峰。有昆谷洞,多苍玉。有濑玉溪,有木莲花,高五六丈,叶如楠,花如菡萏,
又称佛子山。俗称佛山。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六泉村。主峰海拔1884米。《清一统志·泽州府》:佛子山“在陵川县东北四十里。太行绝顶。淅水出焉。上有灵云寺”。
唐久视初置,属羁縻高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东南六十里龙背山。后废。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明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 (1443) 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禅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 (大智殿、藏殿)、如来殿 (万佛
亦名高唐市、高唐店。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明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部、金溪两岸。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唐,人口2430。曾名环洲、环溪,因河道落差大改
简称陕西行省。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分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安西路 (后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即今福建罗源县东北鉴江镇。清有千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