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呼伦贝尔盟

呼伦贝尔盟

清末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地。1915年划为 “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1920年取消 “特别区域”,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宜。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北分省。1945年解放后,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改为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改为呼伦贝尔盟,盟府驻海拉尔市。1949年与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54年兴安盟并入,复设呼伦贝尔盟。1980年将原兴安盟所属旗县划出。据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1: “呼伦贝尔,一作呼伦布雨尔,通称海兰尔。盖其地有池,一曰呼伦,一曰贝尔,官军屯驻二池间,因以名地。” 呼伦贝尔盟即以呼伦、贝尔二湖为名。


旧盟名。1954年由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和兴安盟合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辖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额尔古纳、根河等市和陈巴尔虎、阿荣、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等旗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二自治旗。行政公署驻海拉尔市(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969—1978年期间,曾改属黑龙江省。2001年撤销,改置呼伦贝尔市。


猜你喜欢

  • 临山县

    唐置,属羁縻述昆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河池市西南境。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南、河池市西南境。属桂州所领羁縻述昆州。宋属宜州所领述昆羁縻州。后废。

  • 柯山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柯桥镇西三里。《清一统志 ·绍兴府》: 柯山 “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石佛,高十余丈。下有水曰柯水”。

  • 升华府

    明永乐十二年(1414)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黎江县(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升华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及义平省北半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始宁郡

    ①北周置,属信州。治所在北井县 (今四川巫山县北洋溪乡南之宁河)。天和二年 (567) 废入永昌郡。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璧州置,治所在通江县(今四川通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通江县地。乾元元年

  • 耒阳县

    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水经·耒水注》:耒阳县“盖因水以制名”。汉属桂阳郡。南朝梁、陈间徙治骜山口(今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隋改洡阴县。唐武德四年(621)复名耒阳县,属衡州。还治

  • 旧县场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清道光《铜梁县志》卷2:旧县场“在县南四十里”。唐、宋巴川县治于此。故名。

  • 张桓侯庙

    俗称张飞庙。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飞死后谥桓侯,故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张桓侯庙“在治江南飞凤山隅。汉末建。元顺帝敕修。国朝重修,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主

  • 百叠岭

    在今湖南蓝山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0蓝山县:百叠岭“以山岭稠叠而名”。

  • 池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池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贵池市)。辖境相当今安徽贵池、东至、石台、青阳、铜陵等市县地。明初改为池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池州置,治贵池县(今安徽池州

  • 五里水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沙流河。《水经·鲍丘水注》:巨梁水“又东南,右合五里水。水发北平城东北五里山,故世以五里名沟。一名田继泉,西流南屈径北平城东,东南流注巨梁河,乱流入于鲍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