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宜关
明置,即今陕西陇县西咸宜关。《清一统志 ·凤翔府二》: 咸宜关 “在陇州西四十里……明正统中,因关山路阻,改建咸宜关,移巡司于此,而废故关为镇。今巡司裁”。
集镇名。在陕西省陇县西部关山东麓。属曹家湾镇。人口1200。古关隘。五代梁时称咸宜。明正统年间由此凿山开道,以通秦凤,并设巡检司驻关,名咸宜关。清代为咸宜铺,后复今名。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核桃。有大面积天然森林与固关林场分场。汽车通城关镇。
明置,即今陕西陇县西咸宜关。《清一统志 ·凤翔府二》: 咸宜关 “在陇州西四十里……明正统中,因关山路阻,改建咸宜关,移巡司于此,而废故关为镇。今巡司裁”。
集镇名。在陕西省陇县西部关山东麓。属曹家湾镇。人口1200。古关隘。五代梁时称咸宜。明正统年间由此凿山开道,以通秦凤,并设巡检司驻关,名咸宜关。清代为咸宜铺,后复今名。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核桃。有大面积天然森林与固关林场分场。汽车通城关镇。
亦黄龙府都部署司简称。辽置,治所在黄龙府 (今吉林农安县)。后废。
北宋置,属梁泉县。即今陕西凤县驻地双石铺镇。古镇名。即今陕西省凤县县城双石铺镇。北宋属梁泉县。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南宋乾道中范成大去岭南,途经此。《骖鸾录》:乾道癸已(1173)“闰(正)月一日,宿邬子口。邬子者,鄱阳湖尾也……(二日)发船邬子,宿范家池”。在今江西省余干县西北。南宋乾道中范成
晋代石崇名妓绿珠所居之楼。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洛阳伽蓝记》 卷1载: “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据 《晋书·石崇传》 载: “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
①亦作隆市镇。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龙市镇。明万历《合州志》卷8:隆市镇“在隆市里”。清光绪《合州志》卷4:隆市镇“距城九十里”。②即今四川隆昌县西龙市镇。清乾隆《隆昌县志》卷4:龙市镇场在“县西三十五里
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越溪 “在州东北三里。自景泰山流下,而至超悟寺曰越溪,又东与东溪会,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魏书·司马悦传》:萧衍豫州刺史马仙琕等“于三关南六十里因山起城,名为竹敦”。《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北魏取三关,“上遣马仙琕筑竹敦、麻阳二城于三关南。司马悦遣兵攻
唐置,属抚水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西北。属抚水州。元废。
亦作兴坪墟。即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五十里兴坪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阳朔县图:东北有兴平墟。
唐置,属真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