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商水县

商水县

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溵水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明洪武初废。四年(1371) 复置。清属陈州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部、沙颍南岸。属周口市。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118.3万。辖10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汝(女)阳县(治今商水县西南),属汝南郡。东汉因之。三国魏属陈郡。西晋属汝南郡。东晋置汝阳郡,治汝阳县,北齐废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汝阳县置溵水县,治今商水县城。大业初废汝阳县入溵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避宣祖(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之讳,改溵水县为商水县,属陈州。《名胜志》:“《帝王世纪》:商高宗陵在县之长彩,故水曰商水矣。”县以商水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商水县,四年复置,属陈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陈州府。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许昌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2000年属周口市。1975年县人民政府由周口迁至今县城。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沙河流经北部边缘,汾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烟叶、芝麻等。工业有电机、化肥、皮革、毛纺织、橡胶、酿酒等。漯阜铁路、漯界高速公路和洛界、周遂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寿圣寺塔、扶苏城遗址、叶氏住宅等。


猜你喜欢

  • 昌国县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东汉属齐国。南朝宋废。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属齐郡。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名逢山县,大业初复名临朐县。③南齐置,为宋平郡治。治

  • 哑齐

    又作亚崎、大亚齐。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 ( 一名哥打拉夜)。明张燮《东西洋考》 卷4: “哑齐,即苏门答剌国,一名苏文达那,西洋之要会也。” 苏门答剌国在15世纪时为亚齐所灭。16

  • 金堤 (隄)

    ①指西汉东郡 (治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西南)、魏郡 (治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平原郡 (治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南) 界内黄河两岸石堤。《史记·河渠书》: “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

  • 苏勒河

    即疏勒河。在今甘肃西北部。

  • 比耳塘

    亦作比耳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比耳乡,与龙山县接界。旧属龙山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龙山县图:县西南有比耳塘。

  • 孙洲

    一名王洲。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里富春江中王洲乡。《寰宇记》卷93富阳县:孙洲,“《吴录》:浙江经县前过,江中有沙涨,吴武烈帝为郡吏赴府,乡人饯之,会于洲上。父老云:‘此沙狭而长,君其为长沙太守乎?’

  • 吉尔嘎朗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清为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1954年科尔沁左翼后旗迁今治甘旗卡镇。

  • 宜民郡

    北周于宜民戍置,属温州。治所当在今湖北京山县境。后废。

  • 邮亭铺

    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南邮亭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大足县:邮亭铺“在县东八十里”。

  • 三峒

    今贵州习水县北三峒。《明史·刘綎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诸将克丁山、铜鼓、严村,遂直捣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峒绝险,‘贼’将穆照等众数万连营,诸将惮之。綎分兵攻其三面……尽克三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