垟头岩
在今浙江云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云和县: 垟头岩 “在县西十八里,高千余仞”。
在今浙江云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云和县: 垟头岩 “在县西十八里,高千余仞”。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呼兰河。源出市东南拉林山,北流入拉林河。《金史· 乌春传》: 乌春叛,“举兵来战,道斜寸岭,涉活论水、来流水,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清称和伦河。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一统志·平凉府》: 暖泉城 “在平凉县北暖泉上。明嘉靖八年韩昭王筑。高三仞,复道相连,亭榭十数,为览游之所”。
西汉置,属汝南郡。武帝元朔五年 (前124) 封卫伉为宜春侯。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东汉改为北宜春县。
明置,为梧州府六关之一。在今广西梧州市东二里大云山上。《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苍梧县:“大云关在府东二里……成化六年督臣韩雍筑, 以控扼冲要。”
即今江苏沭阳县西北四十里阴平乡。《寰宇记》卷22谓此为汉、晋阴平县治。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西南部。面积90.6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阴平,人口1.1万。西汉为阴平侯国,故名。1949年1
即嘉定府路。元置,治所在龙游县 (今四川乐山市)。明洪武四年 (1371) 降为嘉定府。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分巢县无为镇置无为军, 熙宁三年(1070)置无为县,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庐江、巢湖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无为路。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北魏行宫。在今山西右玉县境内。天兴六年(402)建。《魏书·太祖纪》:天赐元年(404),“车驾幸犲山宫”,即此。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亚尔乡境内。分沟北、沟西、沟南3个墓葬区。沟北区为公元前2世纪前车师人的墓地。沟西与沟南区大多是麴氏高昌至唐代的墓葬。1994年在沟北发掘车师贵族大墓,出土有虎纹金饰牌、鹿首骨雕、五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五里。清《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605:吊黄楼“因吊山谷而名”。嘉庆《宜宾县志》卷13: 吊黄楼在“治北对江。昔人黄庭坚建,后圮。今为东岳庙。土人犹呼旧名”。《清史稿·曾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