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堽城坝

堽城坝

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为汉刚县故城。后讹刚为堽。汶水自此分流。蒙古宪宗七年 (1257) 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 (今济宁市) 合泗水,以济运。明洪武间黄河决口,运河被淤。永乐九年 (1411) 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 (1475) 入建新闸,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 (1527) 重建堽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


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中部、当汶水与洸水分流处。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县(今山东济宁市)合泗水,以济饷运。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于旧闸之东置东闸;延祐五年(1318年)改土堰为石堰。明洪武间黄河决口,会通河被淤。永乐九年(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又建新闸,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堽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


猜你喜欢

  • 扶德州

    唐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洛亥镇(落荄场)。开元十八年(730)改属泸州都督府。北宋属叙州。元废。唐置,治今四川省珙县东南。属戎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珙县、威信等县地。元废。

  • 清水源

    亦名马塔儿海子。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廷克木音高毕 (泊) 一带。明金幼孜 《北征录》:永乐八年 (1410),朱棣北征,三月 “二十九日午次清水源,有盐池,盐色或青或白,军士皆采食。三十日驻跸清水

  • 津州

    隋开皇十八年 (596) 改江州置,治所在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大业初废。

  • 崇善县

    北宋置,属邕州羁縻。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六十里新和镇新村岜关山东南二里。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嘉靖十七年 (1538) 移治府郭,即今崇左县治 (太平镇)。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 汝北郡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 治所在阳仁城(今河南汝州市西南)。东魏天平二年(535)废。武定元年(543)复置,治梁雀坞(今汝州市东北)。二年(544)属北荆州,五年(547)移治杨志坞(今伊川县西南

  • 驻岭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九十里。《方舆纪要》 卷97浦城县: 驻岭 “岭极高峻,路出崇安”。

  • 柞树冈

    即今黑龙江省青冈县。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1905年1月) 于此置青冈县。民国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 “青冈县治通肯河西,旧名柞树冈。”

  • 春秋戎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左传》: 僖公十一年 (前649) 夏,“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杜注: “今伊阙北有泉亭。”

  • 原疃河

    即今山东招远市之界河。《明史·地理志》 招远县: “东北有原疃河,北入海。”

  • 鄣郡

    楚、汉之际置 ( 一说秦置),治所在鄣县 (今浙江安吉县北安城镇古城)。辖境当今安徽、江苏两省长江以南、江苏茅山以西、浙江新安江以北地区。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改为丹阳郡。楚汉之际置,一说秦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