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仪镇

大仪镇

北宋置,属江都县。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大仪镇。《宋史·李重进传》:建隆元年(960),太祖亲征李重进,“次大仪顿”。即此。


(1)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仪集,人口3300。始建于宋,相传原名灵宣古镇,后因韩世忠打败金兵于此,曾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故名大仪。成集市后,称大仪集。1949年由江都县划归仪征,名大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6年置镇。1999年香沟乡并入,2000年大巷乡并入。有凤岭水库和迎风水库,下游河谷连通杨寿河。主产小麦、稻、油菜籽。有纺织、机械、塑料、油毡、农机、玩具、制药等厂。扬天、泗大、大菱等公路经此。(2)在四川省仪陇县西北部。面积38.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场,人口3600。镇以大仪山得名。1952年建太平乡,1961年为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大仪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并大仪乡入先锋镇,1994年复置。2000年建镇。产蚕茧、生猪等。有砖瓦、酿酒等厂。公路东南接唐巴公路。有大仪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大邑刘氏庄园

    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安仁镇场口。为大地主刘文彩之公馆。初建于清。1928—1942年间进行扩建。分老公馆、新公馆,建筑面积2072平方米,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四周高墙环绕。内有大厅、客厅、接待室、账房、雇

  • 茜泾镇

    元置,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四十里茜泾镇。明置巡司于此。后废。清乾隆十一年 (1746) 移州同驻此。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太仓市东北茜泾。元置昆山巡检司于此,明初改为唐茜泾港口巡检司。清乾隆十一年(1746

  • 佛子高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桃尧镇东桃源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嘉应州图:州东北有桃源堡、佛子高。

  • 莘亭县

    北周置,属武阳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北十里。隋大业初省入莘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五年 (622) 并入莘县。

  • 北岸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扬溪河西岸北岸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北岸村。

  • 定秦堡

    吐蕃筑,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大历三年 (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使右军都将临洮李晟将兵五千击吐蕃,……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唐大历三年(768年)李抱

  • 临潢府

    辽 (契丹) 天显十三年 (938) 置,治所在临潢县,即辽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辖境大抵与今巴林左旗相当。金天眷元年(1138),改辽上京为北京,天德二年 (1150),改北京为临潢府

  • 白川州

    辽会同三年(940)置,治所在咸康县(今辽宁北票市西南)。辖境相当今辽宁北票市附近地。应历元年(951)改为川州。五代时契丹置,治咸康县(今辽宁省北票市西南)。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北票市一带。辽应历元年

  • 马塔马

    亦作马塔儿海子。亦名清水源。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廷克木音高毕一带。明金幼孜《北征后录》:永乐十二年(1414)朱棣北征,四月“二十一日,次清水源,即马塔马”。

  • 海安镇

    本海安县,后废为镇。北宋属海陵县,即今江苏海安县。明、清置巡司于此。1943年为紫石县治。1948年复改海安县。(1)在江苏省海安县中部、新通扬运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