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佛山

大佛山

①在今四川荣县东南。《清一统志·嘉定府一》:大佛山“在荣县南一里。中有佛像,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架殿十层。北麓有真如崖,有龙洞,深广容数百人”。道光《荣县志》卷5:大佛山在“县东南一里。联直如崖。宋元丰八年,僧淳德募修,因山为大佛像,成于元祐七年。 《旧志》载:当时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今已湮没,惟佛像巍然,身高十五丈有奇”。大佛尚存,高36.7米,称为荣县大佛。

②即今斯里兰卡南部之亚当峰。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大佛山界于迓里、高郎步之间。”


猜你喜欢

  • 西夏

    ①指中国西部地区。《世说新语·文学》:“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按荆州治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江州治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府一国皆治江陵县,均在东晋都城建康(

  • 宋江

    ①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方舆纪要》卷72泸州卫:宋江“在卫治东。《志》云:源出大坝儿北洞,即今叙州府兴文县界也……北流径江门驿,至纳溪而注于大江”。光绪《泸州志》卷2:宋江,“《唐志》云:泸州

  • 宋瓦江

    ①即今松花江上、中游,在吉林及黑龙江省西南部。源出长白山,东北流会黑龙江。《金史·地理志上》上京路:“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鸭子河。”②即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元一统志辑本》卷2:混

  • 仙井

    即陵井。在今四川仁寿县南。《明史·地理志》 仁寿县:“又南有陵井,产盐,亦曰仙井。”

  • 龙丘县

    ①三国吴赤乌三年(240)改太末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元和志》卷26:“因县东龙丘山为名。”宝鼎元年(266)属东阳郡,后复为太末县。隋开皇九年(589)省。唐贞观八年(634)复置,

  • 朗岭宗

    即南木林宗。今西藏南木林县。

  • 北舞镇

    一名北舞渡。北宋置,属舞阳县。即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元置巡检司。地当冲要,为县北巨镇。清咸丰九年(1859)南阳镇总兵丘联恩部被捻军围歼于此。

  • 小纹溪

    亦作小汶溪。在今云南绥江县东。《明史·地理志》 平夷长官司:“南有马湖江,又南有大汶溪,东有小汶溪,俱流合焉。”

  • 老吴市镇

    即吴家市。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吴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昭文县图:东北有老吴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常熟县东有“老吴市镇”。

  • 塔勒奇城

    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 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十里塔尔吉,设守备驻守。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 卷2: 塔勒奇城 “即以山名名之”。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西。清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