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别山

大别山

①即今湖北东北与安徽西南部交界处之大别山。《尚书·禹贡》:“内方至于大别。”《汉书·地理志》 六安国安丰县:“《禹贡》大别山,在西南。”《水经·決水》:“決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安丰、雩娄均在今河南东南部固始县东南。其西南正是今湖北、安徽二省交界处。

②一名鲁山。即今湖北武汉市汉阳东北之龟山。《左传》:定公四年(前506),楚子常“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元和志》卷27汉阳县:鲁山“一名大别山,在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带汉水”。


(1)古山名。《尚书·禹贡》:“内方至于大别。”“过三澨,至于大别。”《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蔡侯、吴子伐楚,楚“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历来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以为在六安国安丰县(治今河南固始县东南)西南;《元和郡县志》以为即鲁山(今湖北武汉市长江大桥汉阳一侧的龟山);《史记索隐》以为即甑山,在今湖北省汉川市东南。凡此皆推测之说,无确切根据。近人以为当在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南至红安县界,则与《禹贡》、《左传》记载均能符合。(2)今山名。(1)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境。西北—东南走向,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为古老褶皱山脉。海拔 1000 米左右,主峰天堂寨(1729 米),在湖北省罗田县东北。山体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为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河流上游修建许多水库,主要有湖北的白莲河水库,安徽的梅山、响洪甸、佛子岭、花凉亭等水库。多亚热带用材林和经济林,为全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革命根据地。(2)即“龟山”。


猜你喜欢

  • 玉笋山

    ①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境。《清一统志·汉阳府》:玉笋山“在汉阳县西北六十里。山多白石,参差如筍(笋)。一名栲栳山”。②即今云南澄江县西南之尖山。明代为涌拔山的异名。万历《云南通志》卷3:玉笋山“旧名涌

  • 青水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高村乡一带。《明史·陈璘传》: 副总兵署东安参将 “ (陈) 璘会他将朱文达攻破石牛、青水诸巢,斩捕三百六十余人”。

  • 彻崇山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5新化州:“彻崇山在州治(今县西北新化)北五十里。林木蓊郁,岩石峻险,延长一百五十里。路险人迹罕至。下有温泉。”

  • 南都郡

    北周武帝初置,属南州。治所在源阴县(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忠县东北一带。建德四年 (575) 改为怀德郡。北周时置,治武宁县(今重庆万州区武陵镇)。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万州区

  • 冶炉城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酒店冶铁炉遗址。《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李愬讨淮西吴元济,“山河十将妫雅、田智荣下冶炉城”。胡三省注:“《九域志》曰:蔡州冶炉城,韩国铸剑之地,时当在古平界。按《新书》

  • 松江

    ①古称笠泽。又名松陵江。即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晋顾夷 《吴地记》、庾阐 《扬都赋注》 与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 等,皆以此为 《尚书·禹贡》三江之一。《后汉书·左慈传》: 曹操曰: “今日高会,珍羞

  • 双城镇

    一名双河口。在今湖北红安县北倒水东岸。《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双城镇在“县北十三里。其相近者又有中和镇, 皆有巡司”。(1)镇名。(1)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中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28.5平方千米。

  • 妃子园

    又名荔枝园。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十里。《舆地纪胜》卷174涪州:妃子园“在州之西,去城十五里。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脆,唐杨妃所喜,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当时以马递驰载, 七日七夜至京,

  • 扎称宗

    又称扎谿。故址即今西藏扎囊县西北札村。

  • 北路右翼右末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木胡雷诺扬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