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孤山

大孤山

①在今辽宁东港市西、大洋河口西岸。明《辽东志》卷1:大孤山在“(盖州卫)城东二百六十二里”。山插地突起,石骨嶙峋。上有天后宫,圣水宫。

②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大孤山镇。民国《东北年鉴》鞍山铁矿:大孤山在“鞍山正东三十里……矿质尚佳”。民国《辽阳县志》卷3:千山站有大孤山采矿所。

③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中。民国《宁安县志》卷1:镜泊湖“有一崖曰呼克图峰,湖内有道士、大孤、小孤、老鹳诸山。惟大孤山高出水面约七百余尺,耸立湖中”。

④又名鞋山。在今江西湖口县西南鄱阳湖中。《水经·庐江水注》:“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瑰异。”《寰宇记》卷111江州德化县:“彭蠡湖在县东南,与都昌县分界。湖心有大孤山。顾祝诗云:大孤山尽小孤山,月照湖庭归客船。”

⑤即大胡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

⑥亦名孤山。在今四川越西县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5越嶲厅:大孤山“在厅南二十里。又有小孤山在厅西五里”。清康熙年间置大孤山土百户。


(1)古山名。(1)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南。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黑夷酋阿弓等在此为明将所擒。(2)即今鞋山。见“鞋山”。(2)今山名。在辽宁省东港市西、大洋河河口右岸。南濒黄海,孤山镇环绕于南麓。山孤峙海滨,峭拔突兀,风景兼山水之胜,为丹东一带著名游览区。山上寺庙为辽宁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共百余间,占地5000余平方米。现存下庙、上庙二群建筑:下庙包括天后宫、地藏寺、释迦殿、财神殿、关帝殿、文昌宫、吕祖亭;上庙包括药王殿、玉皇殿、三霄殿、圣水宫、观海亭等,皆建于清代中晚期。


猜你喜欢

  • 悬步河

    又作县步河。在今安徽望江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悬步河 “在城南。其西南六里有白涧,流经城南二里,会于龙潭,合上流诸水,汇为悬步河。又东南合于扬溪河入江”。

  • 莫何川

    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晋书·吐谷浑传》: “洛干十岁便自称世子,年十六嗣立,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川,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 “莫何川,在西顷山东北。”

  • 江陵县

    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明曹学佺《名胜志》:“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光绪《荆州府志》卷1:江陵“以地临江,故名”。西晋为荆州治。南朝梁承圣元年(552),萧

  • 焦石山

    即今越南岘港。《隋书·赤土传》: 大业三年 (607),常骏等 “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

  • 西阳郡

    东晋改西阳国置,治所在西阳县(今湖北黄州市东)。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麻城及新洲、浠水等市县地。北齐为巴州治。隋开皇初废。东晋改西阳国置,治西阳县(今湖北黄冈市东)。属豫州。南朝宋辖境约相当今湖北

  • 宋县

    ①三国魏改宋公国置,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丘镇附近。西晋后废。北魏太和元年(477)复置。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南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梁废。③南朝宋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

  • 邮亭铺

    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南邮亭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大足县:邮亭铺“在县东八十里”。

  • 臧村滩

    亦名西滩。在今陕西富平县西二十里。《清一统志· 西安府一》 “卤薄滩” 条下: 臧村滩“岁旱时,其上亦可煮盐”。

  • 西辽城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拓塘城”条下:西辽城“相传唐太宗征辽时,征兵屯此,因名”。

  • 来附县

    北宋政和三年(1113)置,属祥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北来复镇。《方舆纪要》卷70庆符县:来附废县在“县西北十五里。……今为来复铺,讹附为复也”。宣和三年(1121)废入庆符县。古县名。北宋政和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