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村

大村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村。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大村土百户。


(1)集镇名。(1)在河北省南宫市区西北部。大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20。明代该村较大,故名。产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盛产花生、红枣。村民善事柳编工艺。公路通南宫。(2)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东北部、前云台山西麓花果山脚下。花果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00。传说这里为广聚大义之地,故名大义村,简称大村。产小麦、稻。盛产冬青桃、云雾茶。有轴承、陶瓷、建材、钟表等厂。附近有花果山等名胜古迹。310国道经此,通客车。(3)在云南省楚雄市西南部。西舍路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因村庄较大而得名。产玉米、稻、烤烟等。有农机修理、粮食加工等厂。有集市。有公路通楚雄市区。(4)在云南省永仁县南部。宜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20。地处南永公路西侧。因村落较大,故名大村。产稻、玉米、小麦等。为县南部较大农贸集市。南永公路经此。(2)村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属光坡镇。人口600,其中黎族320。清嘉庆年间姓黄名同安一家四兄弟从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迁居于此,人称同安村。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分同安大村、村仔,以后简称大村。属丘陵区,主产稻。清以前为陵万陆路交通,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不夜

    ①春秋时莱国筑,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汉书·地理志》 东海郡不夜县,颜师古注引《齐地记》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西汉置不夜县。②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

  • 锁山门

    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锁山门在 “县西七十里。山溪险仄,昔时胆水出此。其水或涌自平地,或出自石罅。《神农本草》 云,胆水能化铁为铜。宋时为浸铜之所,有沟漕七十七处。兴

  • 绕角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左传》:成公六年 (前585),“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杜注: “绕角,郑地。”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左传》成公六年(前585年):“晋栾书

  • 博罗塔拉

    ①地名。指今新疆博乐市一带。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12: 博罗塔拉,“塔勒奇鄂拉拱其南,博罗和洛鄂拉、罕哈尔察海鄂拉环其西,阿勒坦特布什鄂拉屏其北。……乾隆二十年五月,将军班第率师讨准噶尔至此。……平

  • 杨柳渠

    相当今四川温江、双流二县境之杨柳河。《元史·河渠志三》:马坝渠“乃自其北涯凿二渠,与杨柳渠合,东行数十里,复与马坝渠会,而渠成安流”。

  • 肆卢郡

    十六国时置,治所在肆卢县 (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四十里奇村镇与辛庄之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置年不详,治肆卢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忻州市西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 夕阳县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县西南。汉有铁官。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滦县西南。属右北平郡。东汉省。后燕慕容宝封高云为夕阳公,即此。

  • 连荷山隘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城步县:连荷山隘,“《志》云,县当蛮洞隘口,有苗路四:曰风界,曰塔溪冲口,曰大古山, 曰连荷山。又有大小洞苗路三:曰旧宅界溪山, 曰斜头山, 曰洞头

  • 大浩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清一统志·肇庆府》 “文德巡司”条:“大浩巡司在县东北归仁乡,元至正末置,明洪武十五年裁。”

  • 神堂寨

    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六十里大神堂。《宋史·哲宗纪》: 绍圣四年 (1097),“夏人犯麟州神堂寨,出兵讨之”。金入西夏,废。即今陕西省神木县东南大神堂。北宋时属新秦县。元丰五年(1082年),宋军败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