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沟
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大沟在县西南十五里。东南流,与县境众水汇。今下流入于决河。”
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大沟在县西南十五里。东南流,与县境众水汇。今下流入于决河。”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保州:“东至维州风流镇四十五里也。”
一作卓摩。即今西藏亚东县。清陶思曾 《藏輶随记》 称: “卓木分上、下二部,上卓木自春丕起,北至帕克哩番民二百六十户界止; 下卓木自春丕起,南至咱利山止,番民一百八十户。” 佘素著 《清季英国侵略西藏
一名天公山。即今福建龙岩市北五十里天宫山。《新定九域志》卷9漳州:天公山,“阴晦则闻箫鼓之声”。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天公山“在龙岩县西北。唐武德初有山贼至此,为雷所击,因而就擒”,故名。《清一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西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历十余年始通。《史记·河渠书
即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北魏太和十五年 (491) 乡县及乡郡徙治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唐武后时改为武乡县。1947年徙今武乡县。
又作石硖寨。北宋置,属崞县。在今山西原平市东北。
又作俚岛。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俚岛。清《乾隆内府舆图》作里岛。
1946年改巩乃斯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面积9000平方千米。人口29.7万,其中哈萨克族11.87万。辖5镇、5乡和6农牧场,县人民政府驻新
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红庆河古城。《汉书·匈奴传》: 天凤元年 (14),匈奴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须卜当及其妻伊墨居次云 (王昭君之女) “遣人之西河虎猛制虏塞下,告塞吏欲见和亲侯”。后 “莽遣和亲侯歙
又名王家巷。即今江西进贤县东南三十里下埠集乡。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有下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