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都县

大都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贞观六年(632)改属白州,十二年(638)省入博白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属白州,十二年后废入博白县。


猜你喜欢

  • 下饶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北三饶镇。《明史·地理志》饶平县:“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阳县三饶地置,治下饶。”

  • 湘口关

    又名潇湘关。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81零陵县: 湘口关 “潇、湘二水合流处也。今为湘口驿”。

  • 河唐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 井研县

    隋大业元年(605)升井研镇置,属陵州。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三年(607)属隆山郡。唐武德初属陵州,四年(621

  • 洪杜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北十八里。《元和志》 卷30洪杜县: “因县东一里洪杜山为名。”贞观三年 (629) 移治洪杜溪,麟德二年 (665) 移

  • 须江县

    唐武德四年 (621) 分信安县置,属衢州。治所即今浙江江山市。《元和志》 卷26: “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武德八年 (625) 省。永昌元年(689) 复置。五代唐长兴二年 (931) 吴越

  • 大亚齐国

    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特区一带。一名哥打拉夜。清谢清高《海录》卷中:大亚齐国“在锡哩西北,疆域稍大,由红毛浅外海西北行日余即到”。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明史·外国列传》

  • 建德力河

    即今新疆于田县境之克里雅河。《新唐书· 西域传 · 于阗》: “于阗东三百里有建德力河……河之东有汗弥,居建德力城,亦曰拘弥城,即宁弥故城。”

  • 颐乡

    当为赖乡。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史记·灌婴传》: “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 即此。《续汉书·郡国志》 苦县有赖乡。颐为赖之讹。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南。秦、汉之际灌婴会刘邦于此。

  • 俄博营

    亦名察汉俄博营。即今青海祁连县东南俄堡乡。民国 《大通县志》 第一部: 俄博营 “去县城西北三百二十里。由扁都口径入内地,为永安城西第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