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山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
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金山岛、浮山岛(旧名乌龟山)在宋以前同为大陆岸边山丘,后因潮水冲刷与大陆分离。山体由火山岩组成。海拔103米,为上海市最高峰。自然生态保持较好,已建自然保护区。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
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金山岛、浮山岛(旧名乌龟山)在宋以前同为大陆岸边山丘,后因潮水冲刷与大陆分离。山体由火山岩组成。海拔103米,为上海市最高峰。自然生态保持较好,已建自然保护区。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续汉书·郡国志》南郡襄阳县:“有阿头山。”《后汉书·岑彭传》:建武二年(27)讨秦丰,“彭乃潜兵渡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北齐改为太湖县。
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麻陂镇,道通河源市。清乾隆 《博罗县志》 卷3: “墟市” 有黄麻陂墟。
即永固陵。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上。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
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水经·渠水注》: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 又,《颍水注》: 细水 “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径新阳县
在今河北滦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平州马城县:“东北有千金冶。”为冶铸之地。
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西部。《汉书·地理志》: 都乡侯国 “有铁官”。东汉属常山国。后废。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清一统志·廉州府》 “如洪江”条:“大寺江一名团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出上思州羊岭。”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即今四川开江县南任市镇。清同治《新宁县志》卷2:任市铺“治南七十里。为梁山、绥定往来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