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台
明置,属广宁卫。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明《辽东志》卷3:镇远堡“大黑山台”。即此。
明置,属广宁卫。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明《辽东志》卷3:镇远堡“大黑山台”。即此。
即今四川汉源县。民国 《汉源县志》 卷2: 富林镇 “旧称富林营,在治南六十五里富林乡。唐、宋为阳山县,通望县治。明为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治。万历间迁入城。清康熙间定其场期,设场最早,今改为镇”。1952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呼伦湖。《清一统志·黑龙江》:库楞湖“在呼伦布雨尔西北界。古名俱轮泊,明时为阔滦海子。自西北境外垦特山南发源,东流为胪朐河,今曰克鲁伦河, 流经千余里至此,及西界布雨尔湖流出之乌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南三十里上仓镇。
即今四川昭觉县东北竹核乡。民国常隆庆《雷马屏峨调查记》:竹核坝“宽约六里,长约十里,皆属稻田,海拔1900米,居民约千家”。“竹核”彝族意为有温泉之地方。在乡东南有竹核温泉。
明永乐十年 (1412) 置,属镇沅府。治所在禄平寨,又作六谷寨 (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南五十一里河口)。清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属镇沅府
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松溪水滨吴村,近浙江庆元县界。清时有县丞驻此。
①一名青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麒麟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青龙山,“南唐后主尝校猎于此”。《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青龙山” 条引《(江南) 通志》: “山趾石坚而色青,……青龙亦名青山。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于兀良哈地置,属大宁都司。泰宁卫又称“往流” (Onglighut),意即 “王之民”,当即辽王直属部民,其地在元泰宁路境 (今吉林洮儿河、绰尔河下游)。永
又称波堆宗。在今西藏波密县西北倾多。为三波宗中的上波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城西北倾多。1960年与波曲、易贡二宗合并,改置波密县。
唐先天二年 (713) 避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州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取郡西南阆山为名。” 《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取阆水以为名。” 天宝元年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