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囤山
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都素之南。《方舆纪要》卷122都素蛮夷长官司:“天平囤山在司南二里。《志》云,土人避兵处也。”
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都素之南。《方舆纪要》卷122都素蛮夷长官司:“天平囤山在司南二里。《志》云,土人避兵处也。”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平兴县置,为沙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 (白水街)。《元和志》 卷22景谷县: “因县北景谷为名。” 大业初属义城郡。唐武德初属利州,四年 (621) 为沙州治
即今河北临漳县东南二十八里秤沟镇。明正德 《临漳县志》 卷2有秤钩湾集。
①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江苏沛县。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南朝宋属沛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徐州。大业初属彭城郡。唐属徐州。金属滕州。蒙古太宗七年(1235)为滕州治,宪宗二年(1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清浪滩 “滩口又有三门滩、闪电洲”。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河。宋《景定建康志》卷19:江宁浦“在城南七十五里。源出太平州当涂县界,长三十里,阔七尺,深一丈二尺,溉田一百二十顷”。《梁书·王僧辩传》:敬帝初,“(萧)贞阳济江之日,僧辩拥楫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纳林河。《清一统志·霍罕》:那林河“在葱岭西北。经流数千里,霍罕、安集延诸国濒之以居。大小泉流支流不一,并会此河。其发源从东布鲁特境,西行过安集延城之北,又西行过玛尔噶朗城北,又
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元于钦 《齐乘》 卷5: 官台在 “寿光北七十里,有盐官”。《清一统志 ·青州府二》 引 《县志》 曰: “官台场在县北八十里,产盐。”
①即长江三峡简称。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间。《南齐书·州郡下》:益州“三峡险阻,蛮夷孔炽”。《梁书·孔谦传》:宋泰始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北宋乾德四年(966)废广纳县置,属通江县。在今四川通江县南广纳坝。在四川省通江县南。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老官庙,人口5000。因驻地西北侧广纳溪得名。1949年为广纳乡,19
即梅仙山。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