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夷陵县

夷陵县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为夷陵县。南朝宋属宜都郡。南齐移治下牢戍(今宜昌县西北)。隋大业初为夷陵郡治。唐武德四年(621)为硖州治。贞观九年(635)移治步阐垒(今宜昌市)。南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今宜昌县西北)。绍兴五年(1135)还旧治。端平初徙治长江南岸。元还旧治,为峡州路治。明初为峡州府治,后改为峡州治。洪武九年(1376)废。


古县名。秦置,属南郡。因县北有夷山得名。西汉治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为南郡都尉治。东汉改属宜都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名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名夷陵县。南朝齐移治今宜昌市西北,唐移治今宜昌市,南宋迁治不常,元代还治今宜昌市。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入峡州。南北朝至宋历为宜州、拓州、峡州治,元为峡州路治。公元222年,陆逊败刘备于此。


猜你喜欢

  • 月河

    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月河在州南。会通河之支流也。有上新、中新、下新等牐,仍合于会通河。”②在今河南桐柏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一》:月河“在桐柏县北,发源泌阳县,……入淮”

  • 莫枝堰市

    唐名木槠堰,北宋天禧间改名莫枝堰。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市镇》: 莫枝堰 “距城三十里”。

  • 清化径 (逕)

    即今广东始兴县南司前镇。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巡司于此。

  • 赤化县

    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白田坝(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镇)。同年5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广元县西南部析置,治白田坝(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

  • 小河

    ①指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梅江。《方舆纪要》卷103大埔县:小河在“县西北五十里。源出惠州府龙川县界, 东流经长乐、程乡二县界, 会为三河”。②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小河“在(

  • 芦草沟

    即广仁城。在今新疆霍城县北。清《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七日,“至大芦草沟,此处有土城曰广仁城”。

  • 临江湖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临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1广信府玉山县: “西至临江湖六十五里。”

  • 胙州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胙城县 (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年 (621) 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年废。

  • 涅氏县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东汉改涅县。即“涅县”。

  • 连城县

    ①东魏武定六年(548)置,属谷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二十四里连城乡。北周废。②唐武德五年(622)析泷州正义县置,属南义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贞观年间属义州。天宝初属连城郡。乾元初复